记得小时候,我们农村有许多手艺人 俗称“匠人”,广泛分布与各行各业 他们用质朴的工匠精神温暖、感染着身边的人

  传承淳朴的民风、守护着乡村

  ▼

  手工制香

  香,在中国不仅用来祭拜祖先,还有提神解乏、去秽除暑等功效。机械化进入制香工艺后,能提高约10倍的产品,但这并不妨碍手工制香人的存在,他们依旧守着这份传统手艺。

  制香的步骤

  ▼

  ▲晒香粉

  制香的香粉需要经过不停的晾晒才能成香

  

  ▲上色

  将香面按比例调好后,香粉能更好的上色

  ▲晒香

  上完香粉将香进行晾晒后就成了我们使用的香

  ▼

  瓦盆匠

  “在上个世纪,瓦盆曾是家家户户必备日用品,以其经济实用,种类多等优点,曾盛极一时。但随着瓷质、铝制、不锈钢等生活用品的出现,以盆罐为主的盛储器形产品陆续退出市场。

  瓦盆的制作工艺

  ▼

  ▲轮坯

  工匠手握泥坯于台面,随轮转动,捏作器型

  ▲拍坯

  制作较大的水缸时,利用拍打进行塑造成型

  ▲晾晒

  将成型的坯体,放到地下室内凉至半干定型,再搬到室外晒干

  ▲入窑

  用手推车把晒干的坯体运到窑内码放

  ▼

  柳编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经过历代艺人的传承发展,凝聚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间艺术形式,其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普遍认可。

  柳编的编织

  ▼

  ▼编织

  柳编的编织工艺大致分为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边五种

  ▲平编

  特点是经纬交织,互相穿插掩映,形成十字交错的肌理

  ▲砌边

  多被用于圆形器物的编制,方法是将编结物聚合成把,然后用较结实的篾片,将这些把束穿起来

  

  ▲缠边

  用扁的柳条进行缠边,固定整体的形状

  ▼

  蓑衣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许多人在孩提的时候,都曾见到过穿蓑衣、戴蓑笠的农夫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场景。随着时光的流转,如今,蓑衣人已逐渐模糊成了记忆。

  ▲挑料

  准备蓑衣原料棕,蓑衣的原料是匹棕树棕皮

  ▲绞棕绳

  将棕皮用棕叶铁抓弄成棕绒,在捻成线后制成棕绳

  ▲编织棕衣

  需用粗细不一的几种棕线和棕绳材料,蓑面和蓑底要靠细线一针一线缝合连缀而成

  ▼

  制刷匠

  “在现在的市场中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刷子这样的日常用品的种类也是非常多。在各种各样的刷子中,你是否还记得这种最淳朴的手工刷子,他也许不是最好看的,但一定是最好用的。

  ▲穿线

  工匠用鱼线将刷子上的刷毛和把手进行固定

  老工匠用牙齿咬断固定的绑线

   娴于一技 并以此为生 皆可称呼为手艺人

  来源 |易向

  编辑|小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