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近视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

先天性就是遗传,后天性就是电子产品影响、过度用眼。如何避免儿童近视。有些父母就是高度近视,那么对孩子多多少少是会有一点影响的,其次是,现在大量的电子产品,孩子们用眼的时间比以前多得多,是非常伤眼睛的。

在80 、90的父母近视居多,自身饱受近视带来的不便,这也罢了。又听说近视会遗传!难道因为当初自己没有好好用眼,孩子一出生就要饱受近视的痛苦?有的妈妈出来辟谣说,不是这样的,只有高度近视才会遗传。真相究竟是怎样的?怎样才能让孩子避免近视的厄运?

父母双方都为近视,则遗传给孩子的几率为100%。父母一方有近视,遗传率为50%,这里面想强调的是,近视性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大群体的,多基因遗传的近视,此受后天的视觉环境影响很大,也就是长时间的近距离精细工作,可加速眼球的正视化过程,产生生理性近视。另一为单基因遗传的病理性近视。此种情况无论是否有所谓的近距离精细工作,近视都在进展中,最后导致高度近视。当然此类情况占群体的极少数。如果父母的近视属于前者,那么告诉孩子怎样用眼卫生,家长们也不必把启迪孩子智力的大包袱都压在孩子的眼睛上,尽量回避减少进行长距离的精细工作,可以延缓孩子眼球的正视化过程,或不患近视,或少患近视。

后天性近视是可以控制,可以预防的。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时候。看到好多小朋友都带着眼镜,有些镜片还是很厚的。心里说不出来的滋味,小小年纪就这样以后怎么办??

​周末与姐姐一家吃饭。3岁的小外甥用手机看动画片,边看边揉眼睛。姐姐说,孩子因为经常玩手机,得了干眼症,这几天正在上眼药水,说着就把手机抢了回去。结果小外甥「哇」地哭了起来,边蹬腿边喊坏妈妈坏妈妈无奈,妹妹又把手机塞了回去,哭声戛然而止。

我老公一朋友媳妇怀孕了就回老家了,,家里还有个4岁的儿子。婆婆也不给看孩子,暑假期间,又要做家务又要看孩子,孕妇本身就容易乏,孩子正值好玩的年纪,她老公就给儿子买了个appi,天天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那游戏玩得比我都精啊,学校测视力,明显孩子眼稍微近视。我们在一起谈论时,她就说没办法啊,这样他不闹,我也能休息一会。

手机从什么时候起,已经成了「哄娃神器」了?孩子不吃饭,打扰我们工作,在公共场合吵闹,也有家长只顾自己玩手机不想让孩子打扰,一个手机就能全部搞定。、

有调查显示:

0-5岁儿童,智能手机使用率超过80%,3岁起就玩手机的孩子超过30%。

我们都知道,儿童的视力是逐渐发育的。新生儿有视觉能力,但看不太清楚。1个月的时候,可以看清眼前20cm左右的物体。3个月时,形成注视能力,眼球可以自由活动。6个月时开始形成双眼视觉,具有判断距离和深度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视力会不断提高,一般在5岁左右,会形成比较完善的双眼视功能。所以,从视觉发育上来看,5岁后再让孩子接触手机更为稳妥一些。

德国儿童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测试:

他们让三组5岁的孩子在纸上画小人。

结果,每天几乎不看电视的孩子,画出的小人最完整、最漂亮。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每天看电视超过3小时的孩子,画出的小人简单、呆板。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而看电视内容不被限制的孩子,画出的小人要么断手、断脚,要么身体不完整或只有局部,显然是孩子被电视中的某些不好的内容影响到了。

编辑

让孩子过早、过多地接触电子产品,会大大损伤孩子大脑发育,影响认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心理学家得出结论:让孩子过早、过多地接触电子产品,会大大损伤孩子大脑发育,影响认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且,这种伤害日后会很难弥补。

孩子坚持要玩手机,要注意哪些呢?

1:不到万不得已别给手机玩:首先,真的不建议让孩子玩手机——屏幕太小,离眼太近。如果孩子要看动画片什么的,最好是能看电视就看电视(保证足够的距离);其次是看iPad(尽量远)。实在不行再用手机,并且最好别让小朋友自己拿着看,放远一点距离来看。

2:注意小朋友看屏幕的姿势:不要歪着头或者斜着眼睛看,这样可能造成两个眼睛度数相差比较大,也就是屈光参差,最好是双眼保持差不多的距离看东西,最后,天气不错的时候,应该多带小朋友去外面走走。户外活动可以预防近视的发生,而望远处、放风筝等都是对眼睛有益的活动,天气不好去游乐场也是不错的选择。

3:增加休息频率,减少每次用眼时间: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向20英尺(相当于6米多远)的地方看至少20秒来休息。手机亮度不要过暗,与环境对比度不要差异太大,如果有屏幕贴膜,注意贴膜的质量并及时更换。

最后呢,也是最主要的,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个好榜样。带孩子期间尽量少玩手机,好好陪伴孩子游戏玩耍,这不仅能增强亲子关系,更是帮孩子戒掉这种瘾的理想途径。

您家的孩子完手机时间长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