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几位大连市金普新区三十里堡第二小学学生家长反应,称该校多名学生9月20日中午在学校食堂就餐后出现腹泻现象。校方称引起9名学生腹泻的原因归为其中一道菜“大头菜炒鱼饼”中的用料不够新鲜,但校方并未表明此次调查是否有职能部门的介入。

目前大部分家长均不认同校方发出的处理意见,并且希望能够由学校方面正面答复家长疑问,承诺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同时更换校方食堂经营者。

金普新区教育局安全处的刘处长表示,区教育局是9月22通过自媒体得知此事的,并未接到学校的情况汇报。目前就此事件已成立由金普新区教育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等多方组成的调查组,对学校食堂进行检查,对相关食品留样给予检验。了解得知,三十里堡第二小学的食堂供餐是由大连金州区光明街道天天利餐饮中心来负责经营,该企业的注册类型是个体工商户,是通过区教育局备案,然后以双向选择的方式与学校建立合作,并且具备向学校供餐的资质与条件。

我们在气愤之余,更应好好反思。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学校食堂无论从硬件改造还是软件建设都有了很大进步,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当前,传统的学生食堂管理方式存在诸多漏洞,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全面发展,也暴露出很多监管上的问题。目前大连正在创建食品安全城市,又正值学校刚刚开学阶段,有关部门是否已经行动起来,是否在为学生食品安全保障进行市场监管;校方是否以学生健康为主导,而不受利益驱使选择供餐企业?我们不得而知。只希望大连市教育局、食药局等相关部门也介入此事件的调查后,有一个可以令学生家长满意的答复。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