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播种季来了,玉米价格走势直接影响粮农种植意愿。要想保住玉米种植面积调减的胜利果实,逐步恢复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的好势头,通过连续大规模拍卖让玉米价格弱势运行非常有必要。

当前,国内玉米市场焦点集中在每周进行的临储拍卖上,经过两周拍卖之后,已有超过1100万吨的玉米成交,未来将会逐步流入现货市场,以改变市场供需结构,未来一段时间玉米市场看空。

笔者结合大豆市场来分析玉米现货市场的未来走向,以此判断即将到来的玉米播种期种植意向。

国产大豆难满足刚性需求

可能有人会问,大豆与玉米市场有什么关系,又能如何影响玉米现货市场行情呢?众所周知,我国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概9000万吨大豆,其中1/3也就是3000万吨来自于美国,其他则来源于阿根廷和巴西。而国内每年的大豆产量仅有1300多万吨,其中还有一小部分作为非转基因作物出口至国外。对比非常明显,国产大豆距离我们的刚性需求相去甚远。

减玉米增大豆“百利无害”

针对上述情况,我国主动调整种植结构,从2016年开始大规模调减玉米面积,以期增加大豆面积。有关部门表示,2016年全国籽粒玉米面积调减3000多万亩,大豆增加1000多万亩,2017年玉米面积调减2000万亩以上。结合国内玉米库存过剩、大豆供应严重不足以至于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近几年玉米种植面积调减正是优化种植结构、改善农产品供需的最有效措施。因此,调低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有百利而无一害”。

借临储拍卖抑制玉米价格

“五一”过后,东北三省一区就要陆续迎来一年一度的玉米播种期。经过两年的种植面积调减之后,今年的玉米种植面积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广大粮农的种植意愿已经成为关键,毕竟玉米和大豆的播种期非常接近,玉米播种之后立即就要播种大豆。

正是因为这一点,临储玉米拍卖今年开启的更早,当然其主要目的还在于2015年产玉米的高库存状态,使得今年的临储玉米泻库任务更加繁重,早一点开启更有利于泻库任务的完成。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玉米价格从2017年开始就启动了连续上涨的“牛市”状态,其上涨势头一直延续到今年春节过后。基于此,临储拍卖早早开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保障粮农收益的前提之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玉米价格上涨过快的状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播种季节到来之际,防止近两年种植面积调减的胜利果实出现回流,即调减过的地区再度出现种玉米的情况。毕竟玉米价格如果一直保持非常高的“非合理”状态,很难控制粮农的种植意愿。

因此,利用临储拍卖来抑制粮价,进而保住近几年籽粒玉米面积调减以及轮作休耕的胜利成果,利用补贴等方式促使农民更多地种植大豆,在未来的播种中替换玉米,这才是对国内农作物,尤其是东北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最为优化的结果,最终达到玉米整体供应量合理性下降、大豆产量明显增长的目的。

逐步削减进口大豆依赖性

总之,未来将进入玉米及大豆播种意愿非常关键的阶段。政策方面通过连续的大规模拍卖,将玉米价格控制在一个更为合理的状态,方能保住这几年对包括镰刀弯在内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调减的胜利果实。而此时,玉米价格走势成为影响粮农种植意愿最为直观的数据。

从这样一个非基本面的角度来看待玉米现货市场的价格走势,未来一段时间乃至5月份,玉米价格依然会是以下行为主的状态。在此期间,玉米价格保持相对弱势运行状态,对未来国内大豆和玉米整体供需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可以让玉米供应量不再是大量过剩状态,使其供需结构更为平衡,进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粮农的收益。另外,逐步恢复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的好势头,进而逐步削减国内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性。所以,当前玉米价格弱势运行非常有必要。

来源: 粮油市场报 特约分析师姜德重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