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保护”2019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举行 同期“最美的春夏-关爱青春期公益项目”在北京全面启动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父母忙于工作,对未成年子女的关怀教育有所缺失,近年来——

“在农村地区,尽管被曝光的性侵数量、立案数量很少,但熟人性侵、甚至家庭成员的性侵频发。”

“性侵害不仅是针对女童,还有男童。”

“利用网络性侵儿童等性侵新形式呈高发严峻态势,这类案件更具有隐蔽性,需要高度警惕和重视。”

根据《“女童保护”2018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2018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8岁以下)案例317起,受害儿童超过750人(表述为多人受害但没写具体人数的,按3人计算)。

317起案例中,熟人作案210起,占比66.25%;317起案例有204起明确表述了作案场所。204起案例中,发生在学校(含培训机构、托管中心)的72起占比35.39%,儿童活动场所是性侵儿童案件高发场地

“女童保护”2019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举行 同期“最美的春夏-关爱青春期公益项目”在北京全面启动

如何增强我国少年儿童对防性侵的认识,是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2019年“女童保护”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座谈会上,代表、委员和专家呼吁加快落实儿童防性侵教育制度化,促进儿童防性侵机制建设,推动保护儿童相关法律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每年都有很多儿童性侵害案件,一些受害者在很久后才说出当年的不幸遭遇……由于这种伤害不缺胳膊少腿,孩子被侵害后,如果不主动说家长很难察觉!所以这些遭遇性侵害的孩子中,有的遭到多次性侵、有的性侵持续时间长久,这些孩子的心灵和身体备受折磨!

孩子被侵害后,家长的态度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一定要避免孩子受到二次伤害。那么当面对这样的问题,家长们究竟要怎么做呢?

“女童保护”2019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举行 同期“最美的春夏-关爱青春期公益项目”在北京全面启动

1、必须要告诉孩子,背心和短裤覆盖的部位,是身体的隐私部位!不能随便给人看,更不能随便给人摸!

2、不管是哪个人,男的女的都不可以随便摸你,更不可以摸隐私部位!

3、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属于性侵害,别把性教育隐藏!要告诉孩子发生性侵害时该怎么办,儿童性侵害保护方法要教育!

4、性侵害发生之后该怎么做?这一点是最关键的。告诉孩子不要怕跟妈妈说,不要慌忙清洗,要留下证据!妈妈和警察都能帮助你,抓住那个坏人。

5、孩子受到性侵害后务必第一时间报警、就医!家长一定要安抚孩子的心情、保护孩子的隐私、避免二次伤害!

6、注意保存受侵害时的衣物,不要让孩子马上洗澡!留下可用的证据,让那个坏人正法!

7、孩子受性侵害后心理健康很重要,引导和开导孩子之外,有必要时可以看看心理医生!

8、性侵害后,家长不要采取私聊和解,接受赔偿!这是纵容罪犯,这是给他们第二次犯罪留机会。不受到法律制裁,他们会给更多的人带去伤害!

9、遭遇性侵害的孩子一定不要恐惧,让黑暗伴随自己的一生;家长不要沉痛和过于消沉!伤害孰轻孰重,心里都知道,如何过好以后的生活,是每个家庭和孩子都要面临的挑战。


“女童保护”2019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举行 同期“最美的春夏-关爱青春期公益项目”在北京全面启动

2019年“女童保护”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三级高级检察官李薇介绍,在办理未成年案例中,检察机关发现性侵问题比较突出,网络猥亵是新型犯罪。从犯罪认定来看,非身体接触型性侵也能构成猥亵犯罪。去年最高检发布关于网络性侵儿童的典型案例,也是为了指导和支持地方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打击猥亵儿童犯罪。

“家长发现网络猥亵情况要及时报案,相信司法机关。同时,要注意收集证据,检查机关在办案中发现固定证据收集是一个难题。对于受害儿童,家长要站在孩子保护的角度多给予关心帮助,必要时对孩子进行心理治疗。”

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市丽行公益慈善会发起人刘丽说到:“去年我提的五个议案建议都得到了有效回复,其中有一条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遗憾的就是‘防性侵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这个建议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所以今年希望更多的人一起来参与、呼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