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屠”白起,战国四名将之首,秦国乃至整个战国时期战绩最盛的超级名将。他的战绩若是以杀伤士卒的数量来衡量的话,恐怕是中国历代第一!

一般来说,名将基本分为2种类型,一类是理论战略型,应该称为军事家。例如孙武,吴起,孙膑,戚继光首先是理论大师,又有相当的实践能力。这种人才旷古少见,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间。他们的特点就是战略先与战术,不轻易开战,战则必胜,攻则比克。还有一类就是实践战术型,应该称为伟大的统帅。大部分的名将应该都是这个类型。我不需要知道战争为何开始,为何结束,我只需要知道怎样在战场上赢的战争,怎样随机应变,应势利导来取得战场的优势。怎样化优势为胜势。这种类型的名将中,有谁能比的过白起的呢?

接下来我们看看战神白起的惊人战绩:

1、伊阙之战 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秦左庶长白起统率秦军进攻韩国,一举攻占新城,白起因功被封为左更。次年,韩,魏以韩将公孙喜为主将,组成24万联军,讨伐白起的秦军。双方在伊阙对峙,白起的兵力不到联军的一半。最后,联军几乎全军覆没。秦军杀魏主将犀武,俘虏韩主帅公孙喜,攻占伊阙等5城。此战魏,韩精锐尽失,再也无力抵抗秦军的之后的攻略。此战白起歼敌24万

2、魏国攻略战 秦昭王十五年,白起从国慰升到大良造,领兵攻略魏国,连下魏国六十一城。

3、攻略赵国,蜀地 秦昭王二十一年,白起攻赵,大败赵军,斩首二万,取代光狼城(山西高平市西)。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兵,攻略了楚国黔中,楚国献汉北及上庸地。

4、鄢郢之战 。秦昭王二十八年,白起揭开了攻略楚国的大幕,白起率领秦军主力,深入楚国腹地,史称鄢郢之战。

秦军主力顺江而下,一路突破至鄢,之后筑坝拦水,水淹鄢城,城中军民几十万几乎死伤殆尽(秦军作战一直凶暴残忍,对平民好不手下留情,鄢城之战可见一斑。之后秦军继续一路顺江东下,楚军全线崩溃,楚顷襄王匆匆东逃,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秦军攻占郢都,焚烧了楚王的坟墓夷陵。楚王迁都到陈后,聚集楚东地的武装,仅得10余万人,向西虽然夺回了被秦占去的江旁15个邑,但国力已经大幅度下降,再已不能同秦抗衡。楚国从此一蹶不振,只有等待被灭亡的最后时刻。据上算应有三十万左右

5、华阳之战 秦昭王三十四年,赵魏组成联军攻击韩国的华阳城(今河南新郑北),白起率秦军以平均每日急行百里的行军速度进行长途奔袭,秦军突然出现在华阳的战场上,趁着赵、魏两国联军毫无准备的时机发动进攻,大败赵、魏联军,掳获魏国三员大将大将,斩首十三万。又与赵将贾偃交战,俘虏溺毙赵军二万人

6、陉城之战 韩国攻略战 秦昭王四十三年,秦国开始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以韩魏赵为首要打击目标。白起攻韩之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四十四年,白起又攻打韩南阳太行道,绝之。四十五年,秦军攻韩的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郡被隔绝而投赵。(此刻韩国已经是名存实亡毫无抵抗力了)赵接纳了上党,于是拉开了战国末期,秦,赵两大军事集团的最后决战的序幕。这场旷世决战也是白起作为战神最后的表演舞台。

7、长平之战 因为大家很熟悉,就略过去了。坑杀赵军四十五万

整个战国末期,据初步统计,经历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陉城之战、长平之战等几个主要战役,白起消灭了六国120万人,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战役,白起消灭的六国军队数量是165万,那时候整个战国总人口不到两千万,成为毫无争议的史上第一!

长平之后,贵为武安君的白起再无大战,晚年的白起疏于为臣之道,时常违抗命令,得罪秦王,因此君臣矛盾日益深化。再加上才能虽高,但心胸狭窄的秦相范雎不允许白起比自己功劳高,又常进谗言于秦王,白起在秦王心中的地位一日不如一日。最终,白起被贬为普通士兵,秦王赐剑,令他自裁而死。

白起死前捧着剑大声问道:“我因为什么得罪了上天而遭此厄运啊?”过了很久,他才又自言自语道:“我本该死,长平一战,我坑杀四十万将士,这就足以让我去死了。”

(本文整理【关中往事】微信号:huxianwsh)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