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上回卖了个关子,刚讲到主持掌墨师的确定,这回小编就为大家解解馋,详细介绍下刘泗喜及咱们春秋祠的建造啊~~~

图为:春秋祠飨殿

要说起这个刘泗喜,就要回到了光绪十四年(1884年),北京颐和园开工重建,他可了不得,当时他可是在颐和园担任雕工。在颐和园里慈禧太后六十岁寿诞庆典雕刻的"宝路"就是他的得意之作哦~~

图为:春秋祠

你说他自己觉得满意也就算了,非要跑到那个椅子上去坐一下,这还得了,慈禧她老人家的宝座,你坐了,这不是作死的节奏吗?就这一坐,被人告了密,降罪下来,这才让他有了机会参加春秋祠的修建。

图为:春秋祠九龙坊局部

这个刘泗喜性情古怪,但技艺精良,在工地上威信极高,很受人尊敬。刘泗喜在雕刻春秋祠的文臣武将之前,都要邀请川剧艺人穿上戏服,按内容和人物场景要求,摆好架势让他观看、揣摩,就类似我们现在画画请的模特一样,需要一个参照物。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了解,他能做到胸有成竹,雕刻起来一丝不苟,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春秋祠以结构精巧灵秀华丽著称。

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有了好的工匠,也要有好的材料,所以在春秋祠建造中,凡是本地没有的物资,都不惜高价,设法在外地采购。有了好的材料,光刘泗喜一人也是不能成事的,

所以除了刘泗喜、王干人,还有江级三、江联三等能工巧匠都参与到了春秋祠的建设当中。

祠内诗句,多数是由县人李芝甫等撰稿,杨少容手书楹联,这些楹联对偶工整,文字精巧,情意绵绵,都是佳作哦!大家有机会可以仔细去看看,研究研究的。

就这样经过这些能工巧匠的辛勤劳动春秋祠可算是建造成功了,就从现在看来春秋祠的很多技艺都是无法比拟的,特别是雕梁画栋,很多石刻、木雕简直可以说的上是栩栩如生,小编可算是费劲心思为大家扒拉了春秋祠的历史,咱们讲完了春秋祠的修建,必须给大家细细说道下春秋祠的旧貌了,大家期待吧~~~

穆鸿(图) 资料来自叙永县文史资料选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