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您可以获得关于水、陆、空、天等任意领域的武器装备的最新知识,以及它们在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生存...

▼▼▼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受到德国“暴风突击队”队员手中的那只MP18贝格曼冲锋枪的影响,各国开始了自己的冲锋枪研制历程。然而,吹嘘自己为“东亚第一强国”的日本陆军,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仍未像苏美英德等国那样大量量产本国造的冲锋枪,还抱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式的步兵战法不放。但这并并不代表日本人就没有自己造的冲锋枪。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扬名西线战场的武器,MP18冲锋枪的出现无疑让协约军为之惊慌:前所未有的轻便,加之每分钟高达600发的射速,再配上经验丰富的暴风突击队员,在战术上德军几乎能做到无敌。

在中国,MP18冲锋枪先后被北洋军阀,国民政府,工农红军甚至日军所使用过。为了能够提高班组的火力效率,巩县兵工厂和天津大沽兵工厂都先后仿造过7.63/7.65毫米的这款高射速冲锋枪。对于日军来说,这种新式武器无疑是一种革命。

早在1921年时,日本人就已经以技术本部所提出的武器设计方案为基础,开始着手对冲锋枪的研制工作。但在东京炮工厂的两次试制冲锋枪失败后,直到1935年,日本军方才开始再一次探讨装备冲锋枪的可行性。根据从中国战区缴获的德造MP18“花机关”的样枪,日本人最终在1940年设计出了造型奇特但功能怪异甚至是偏激的“百式冲锋枪”(因为当时正好是日本皇纪2600年,因而得名。)

▲挂有刺刀座和两脚架版本的百式冲锋枪。其采用的乃是斜插式的30发弹匣,同时射速可以达到800发。比较离奇的是,这款冲锋枪为什么会携带有轻机枪才会使用的两脚架?恐怕这和日军的步兵火力要求有关。

▲佩戴刺刀版本的百式冲锋枪,装备于日军的精锐部队。

按照日军军方需求,像百式冲锋枪这样能够提供持续性火力的武器,在远距离上射击必然会出现不稳定的状态。而添加轻机枪所使用的两脚架,正是为了提高稳定性才做出的一项“革新”。可问题是,发射8毫米南部手枪弹的百式最大射程也不过只有200米,超出这个射程冲锋枪的弹道都会失效,而同时在这个距离以上想要打中人更无从说起,还谈什么稳定和精确度?

再来说说产量。日本的盟友德国,MP40那高达140多万的产量可以说是轴心一霸。而英国人在二战中也生产了近200万只斯登式冲锋枪,苏军更是将PPSh/PPS-43系列冲锋枪成营成团的装备,总产量达到400万-500万。日军由于国内原材料匮乏,导致百式冲锋枪的产量在这些二战巨头面前无疑就是小巫见大巫——1940-1945年间总共只有2万支!且主要配发给海军部队和部分空降部队。这也导致能遇上使用百式冲锋枪的,无疑都是日军的精锐!

▲1940型初期版本的百式冲锋枪与1944款简化生产工艺的百式1944型冲锋枪。其枪管除了略微加长以外,也进行了一些局部改进,但总体来说和前者并无太大差异。

▲2011年拍摄的新亮剑-铁血军魂中的“山本特攻队”所使用的冲锋枪,事实上就是MP18“花机关”而不是百式冲锋枪,更何况在1942年日军在华北的部队根本没有装备百式冲锋枪的部队!也不可能有所谓的“山本特攻队”。

本文系烽火武器库原创内容。主编原廓,作者木言北,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