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始人:香港青年麦骞誉\"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一直埋头做技术突破的麦骞誉最近开始出来“抛头露面”,参加创业比赛,到全国各地去展示他的新型机器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现在,麦骞誉和团队在香港做机器人的算法研究系统,在广东省的几个大湾区城市成立采购中心、人才培训及维修中心,充分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实现他们在机器人领域的创业。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在本月30日截止报名的广东省“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之博士博士后创新赛准备中,来自香港的“80后”青年麦骞誉带来的“5G动作传感仿生机器人”引人注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了解,这是目前国内研发生产的第一台5G动作传感仿生机器人。它使用新型芯片,将三维空间动态控制、平衡原理与先进的机械设计和尖端电子感知技术相结合,来操纵机器人。控制员戴上肢体动感控制器,透过肢体活动就能轻松地控制机器人的每一个动作,误差反应时间仅按毫秒计算。现在,已获得全球包括英、美在内的一百多份订单。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做机器人的初衷,麦骞誉笑道,一开始只是想单纯做一个机器人,去处理一些危险状况,比如爆炸品、辐射、空气污染、高压电和强磁场等,让人避免受到伤害。现在他们的机器人已经是第三代。将来,他希望能制造出标准化的工业机器人,适用于各个工作场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图\u002F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安娜 罗嘉妮 实习生罗煜森\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e37dd9106184afbb6d0261a0968e75f\" img_width=\"1000\" img_height=\"750\" alt=\"5G动作传感,高危作业“机器人”驾到!创始人:香港青年麦骞誉\"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一直埋头做技术突破的麦骞誉最近开始出来“抛头露面”,参加创业比赛,到全国各地去展示他的新型机器人。在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麦骞誉说,“希望大家都知道5G带来的技术革命,并没有那么遥远,我的机器人可以直观地告诉大家5G有哪些垂直运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9年前开始研究动感传输\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麦骞誉的讲述严谨而细密,能生产出全国第一台5G动作传感仿生机器人,他认为这并不是偶然。实际上,早在2010年,他就已经有这个想法。他之前在国外正是从事传感技术的研究的工作,这给了他一些启发,萌生了回国创业的念头。\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当时美国、日本都有一些公司“挖”他去加入一些技术团队,不过最终都被他拒绝了,他说,“当时一心就想着回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一开始,他是想单纯地做一个机器人,用这些机器人去操作,可以让人免于遭受一些危险和伤害。比如,拆弹、空气污染,喷粉等。所以,他一开始也并没有想到用5G。\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5G技术之前,包括有线、WiFi、蓝牙、4G的传输方式麦骞誉都试验过。他能在技术上胜出,主要在于他们的算法相当快,能满足5G技术的运用。而这一步早在5G技术还没成熟之前,他们就在布局。\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17年,麦骞誉认为是时候自立门户了,于是在香港开公司做研发。麦骞誉透露,其实那时候,机器人手臂等重要部位都已经研制得差不多了,蛰伏了许久,“在准备进入市场前,才成立公司”。\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一年前,有运营商看中了他的技术,主动上门寻求合作。在运营商的网络支持和通讯商的实验室支持下,他们的研究如虎添翼。麦骞誉说,“如果没有5G和运营商的支持,我们没法度量匹配度到底有多快。可能到现在也只是只是一个普通的机器人生产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动感传输机器人的“战场”\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麦骞誉告诉记者,动感传输机器人的研制从国际范围来看,实际上是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包括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国都在同台竞技,但目前,很难去了解对方的进度,他说,“现在能做的就是埋头苦干”。\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一开始,世界上做的传感器种类很多,麦骞誉说,“那时候,他们主要观察国外的传感器怎样做,然后思考怎么能做得更好,我们从角度、控制力、轻便度上不断在改进。”\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麦骞誉就现在的结果来分析,“比如,日本丰田的机器人需要23个传感器,我们只用5个传感器就可以实现。现在日本用的一款控制台有50公斤,我们只有500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麦骞誉介绍,目前技术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困惑在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者,主要依靠自投和政府支持,“可能不少投资人处于迅速赚钱获利的想法,我们的技术很难受欢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粤港澳大湾区为创业提供条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麦骞誉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学霸”。相反,在初中升高中前,他都是一个贪玩的人。“我以前很爱玩,中五会考的成绩让我‘勉强’考上了高中”。刚刚好的成绩让麦骞誉有了深刻的反省,“当时还是觉得,努力读书比较重要。”高中入学后,麦骞誉便发奋学习直到博士毕业。他笑言,“这么一反省,就让自己多读了十几年书。”\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a67d9601a0a4979bd2fc6865641adf0\"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21\" alt=\"5G动作传感,高危作业“机器人”驾到!创始人:香港青年麦骞誉\"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麦骞誉在香港科技大学完成了本科和硕士学位,本科就读的是电子和电机工程,而研究生则读的是电子计算机工程。可以说,麦骞誉一直都和电子科技打交道。回想起在港科大的那五年,麦骞誉仍然能感受到当年的学习压力。“我们每周的学时将近35小时,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学习压力很大。稍有松懈很可能就面临挂科的危险”。在这种高压的学习压力下,麦骞誉更笑言能顺利从港科大毕业的都是“吃得苦的人”。正是因为这种高要求,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一直被行业内认为“非常靠得住”,亦培养了麦骞誉对自己的严格要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麦骞誉从香港科技大学毕业后,便在香港找起工作。“但是那个时候我发现,我的专业在香港就业比较难。”无奈之下,麦骞誉只好远赴国外继续深造。博士毕业后再次返港,麦骞誉仍然没有找到非常对口的专业。他表示,相比中国内地城市,香港更专注软件方面,在人才和场地的硬件方面则受限较多。“中国内地优良的创业环境和巨大的内需市场相结合,让创新科技有更好的前景。”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汇聚多地的科研人才,让机器人的开发工作更加顺利研发。\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现在,麦骞誉和团队在香港做机器人的算法研究系统,在广东省的几个大湾区城市成立采购中心、人才培训及维修中心,充分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实现他们在机器人领域的创业。麦骞誉现今的团队已经扩展到将近50个人的规模,销售组仅有两位年轻人组成。销售量对于麦骞誉来说,并不是他首要考虑的。“我们主要以用户定制为主。希望集中我们更多的人力去研发后面几代的机器人以及5G传输,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机器人不仅是唱歌跳舞\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a007459cf734a7da34a50debc96209d\" img_width=\"1\" img_height=\"1\" alt=\"5G动作传感,高危作业“机器人”驾到!创始人:香港青年麦骞誉\"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麦骞誉一直有个梦想,他希望研发出一款可以在行业内成为标杆的机器人。“我希望做一款稳定的工业运用机器人,而且这种机器人是作为一种标准而存在的。”如果这款研发成功,只需要更换细微零件就可以应用在60%的工种领域,这将会大大减轻团队的研发压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迄今为止,麦骞誉和团队已经研发到第四代机器人。他坦言,直到研发到第二代,机器人仍然只有观赏功能,“机器人是可以跳舞,是可以唱歌。可是机器人需要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我们希望研发一些实用性的机器人,能做实事有意义的机器人。”于是麦骞誉和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机器人,具备了教育功能。他希望能够为小朋友提供高质量的机器人,能够培养儿童从小学习编程甚至开发,“从小就开始教育小朋友这些能力,才能更快拉近和其他国家的科研距离。”目前,第三代机器人的样机已研发成功,预计今年年底会在市面“现身”。\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6452ea0b8c5419baa1336c74e17a1b0\" img_width=\"1000\" img_height=\"750\" alt=\"5G动作传感,高危作业“机器人”驾到!创始人:香港青年麦骞誉\"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第三代机器人正准备面世,第四代机器人的研发计划已在筹备。麦骞誉告诉记者,第四代机器人返璞归真,他希望研发出标准化的机器人,提供一套稳定的动作以应对不同的生产线和不同的场景。“这个研发难度比较大,但我们的机器人是用动作传感,其实简化了编程的难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未来,麦骞誉希望研发更多的机器人,“研发第四代机器人并不是我的终极目标。我希望可以一代一代研发下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25271090590567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