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19版《倚天屠龙记》刚放出几集便被“批”得体无完肤,但纵观批评的声音,大多都集中在“慢动作滥用”这一点,其他还有比如女演员“模块脸”、有一些细心的网友还吐槽了“屠龙刀太丑”等等,但客观来说,这些只是新《倚天屠龙记》这几集的硬伤,以下两点才是它的致命伤。

相比这两点,“慢动作”并不是新《倚天屠龙记》的致命伤

第一,没有“武林气息”。不管是古龙、梁羽生,还是《倚天屠龙记》的原著作者金庸先生,在他们的笔下,武林从来都是风云激荡,快意恩仇,各路英雄豪杰个个神完气足,在他们的身上充满了江湖气概。

相比这两点,“慢动作”并不是新《倚天屠龙记》的致命伤

先说武林,在新《倚天屠龙记》里,许多突兀的剧情,还有不够尖锐的现场冲突,都描绘不出武林的该有模样,比如在炼刀的小屋里那场戏,俞岱岩如果只是为了“侠义之心”,俞岱岩大可救了德成之后一走了之,因为“长白三禽”也不是什么好人,俞岱岩对屠龙刀也根本没兴趣,没必要也没理由再与白袍客起冲突,卷入他们的纷争最后还引来杀身之祸,对吧?但是,戏里的故事还是那么牵强的发生了,那不是武林的血性,那只是市井的痞气。

相比这两点,“慢动作”并不是新《倚天屠龙记》的致命伤

看原著是怎么叙述的:张翠山利用轻功救出德成后,白袍人一句“这一手便是闻名天下的‘梯云纵’么?很好很好,武当派掌门张老头儿门下果然有两下子...”,充满轻蔑和嘲讽的语气,把本来涵养很好的俞岱岩都激出了怒气,从而导致了他一步步掉入争夺屠龙刀的漩涡。仅仅一句话就把故事圆满了,还挑起了激烈的情绪冲突。

再说人物,剧里偏于阴柔的人物性格刻画,几乎完全体现不出江湖人士该有的气概,名满天下的武当“张五侠”身上缺乏灵气和英气,那个一出手就灭掉整个龙门镖局的殷素素,身上没有一丝江湖人士的痕迹等等,仿佛他们身处的不是一个刀光剑影的险恶江湖,仿佛这是一出古装偶像剧。

相比这两点,“慢动作”并不是新《倚天屠龙记》的致命伤

第二,没有“武侠故事”的意境。就拿武侠小说来举例,因为武侠世界接近于虚拟,所以武侠小说常常会 “留白”,简单来说就是留有让读者无限的想象和联想空间,最常用到这种手法描述的便是那些“神乎其神”的武功,这不仅仅是为了形容这种武功的厉害,还为了体现出它的神秘,顺便还能制造出故事的悬念。

比如俞岱岩在船上被蚊须针暗算那一幕,金庸先生是这样写的:“俞岱岩突然觉得胸腹间和大腿之上,似乎同时被蚊子叮了一口”,直到被对方提示才知道自己已经中了暗器。但新《倚天屠龙记》这部戏里为了追求视觉效果,硬是把中暗器的位置换成了后颈,这还不算,居然还给了一个大大的特写,完全失去了蚊须针“悄无声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秘意味。

相比这两点,“慢动作”并不是新《倚天屠龙记》的致命伤

还有俞岱岩被残害一事,这本来应该是整部戏里最大的悬念,甚至连张三丰都看不出对方是用什么手法把俞岱岩的全身关节捏碎,众人一直都是猜测,所以才导致了武当和少林的冲突,也正是这个悬念一直在撑起故事的发展。所以金庸先生在原著里对这件事的现场只字不提,甚至到最后,到底玄冥二老、阿大阿二阿三中谁才是真正的凶手都仍模棱两可。而在剧中,不仅清楚出镜了动手之人,还两次给出了扭断俞岱岩手脚的特写,这又是一大败笔。

相比这两点,“慢动作”并不是新《倚天屠龙记》的致命伤

新《倚天屠龙记》还有许多集还没出,剧组还有机会和时间去改进,希望他们在接下来的剧集里,能带来真正的“武林气息”和“武侠意境”,当然,“慢动作”也不要那么多,对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