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太监制度不仅我国古代社会存在,其他国家都曾经有过,古代奴隶制时期的埃及,希腊、罗马、波斯等文明古国都出现过宫廷太监制度,只是这些国家的这种宫廷太监制度均较早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古代皇帝后宫中女人无数,但是一些重体力活干不了,于是太监这个制度就应运而生了。他们即可以从事体力活又可以保证皇家血统的纯正。但是宫廷太监制度出现后,很快就形成了一股政治势力,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例如:秦朝时出现过嫪毐之乱和赵高专权。东汉时期宦官和外戚交替执掌大权,到东汉未期发生了“十常侍之乱”最终让东汉政权走向解体。唐朝的宦官不担把持朝政,皇帝的删立,还染指军权并造成安史之乱。宋代太监童贯被封作燕王。而明朝的太监就更历害了,不但可以收税还可以做监军,监督领兵作战的将领。陆续设立了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运作组织,是古代宫廷太监制度发展的顶峰。明朝也是太监人数最多的朝代,在崇祯末年,有九万名之众。而清代太监制度沒有形成气候的原因在于,皇帝对太监制度在明王朝灭亡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负面作用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对宫廷太监的活动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所以清朝的太监没有形成任何政治势力。

为什么中国的宫廷太监制度产生之早、延续之久、组织之严密、影响之大,并且持续了几千年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在中国所处的独特地理上找到落脚点。古代中国是一个超稳定的社会形态,这是因为中国优越的地理自然环境,使中国具有天然雄厚的农业经济基础,在几千年的古代中国历史过程中,统治者绝大部分时间是以权力的巩固作为思考点的,所以统治者的着眼点不是生存问题,统治者的中心任务是如何巩固和加强自己的权力,这是与其它也有宫廷太监制度的国家,统治者所处的不一样的生存地理条件这个前提有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