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北魏太原太守白邕真的是“兵部侍郎”嗎

本篇乃山西太谷縣“白侍郎墓”真的是“白邕墓”嗎?的延續篇。2018年9月27日,“白邕碑”新立(見上圖),據說該碑95年已制刻完成,但不知什麼原因一直沒立起來,如今修改落款日期爲2018年後新立,碑文抬頭記有“兵部侍郎”字樣,甚是懷疑。

白邕爲南北朝時期北魏太原太守,而查閱史料得知北魏官制中根本就沒有設“兵部侍郎”這個官職。又說白邕爲“寧遠將軍,“ 寧遠將軍”是古代將軍名號之—。三國魏始有“寧遠將軍,第五品(這倒也符合“太守”的級別,可惜也沒有查到白邕“寧遠將軍”的史料記載)晉代沿置,爲將領之一。南北朝和隋朝,寧遠將軍爲雜號、散號將軍之一。在隋朝爲從七品武官散號。唐、五代和宋代用爲武散宮階稱號,正五品下。下面我們先了解幾個名詞:

官制——是政權機構的一個重要組織制度。中國的官制,由來已久。大約自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出現了階級,形成了國家,建立了政權,逐漸構成了一套職官制度。東漢即魏晉南北朝,三公失權,尚書檯、中書、門下省相繼登臺掌權。

勳官制——中國古代官銜的一種,用於獎勵勳勞,功能類似於現代的勳章。勳官源於宇文周(指南北朝時期的北周,因皇室姓宇文 ,故稱宇文周。,在唐代定型,此後五代北宋沿襲,但功能逐漸弱化,宋神宗元豐改制時廢除。遼金元三代又設,但品秩有變。明代勳分文武,清代廢。

散官制——是古代表示官員等級的稱號,與職事官表示所任職務的稱號相對而言。隋始定散官名稱,加給文武重臣,皆無實際職務,而統稱官員之有實際職務者爲職事官,散官是有官名而無職事的官稱。明、清官員級別和待遇依實際所授職官品級,散官僅存名號。

這是歷史上的三種官制,我們知道,北魏公元386年建立,公元534滅亡;北周公元557年建立,公元581年滅亡。勳官始於北周,散官始於隋朝,在北魏時期不存在“勳官制”和“散官制”,所以現只查閱瞭解“官制”史料。

部門 官職 品級 職掌 說明
(相) 相國

(大丞相)

第一品

注:不是“一品”

佐理國政 三國均置
太傅

太保

第一品 導皇帝以善德(無常職) 三國只置太傅
(三公) (九卿) (略)同漢體制大體相同 “三公”,一品

“九卿”,三品

三國均置
尚書檯 執金吾 第三品 掌宮外巡戒 三國均置
將作大將 第三品 掌宮室宗廟等營建 魏吳置,蜀不詳
尚書令 第三品 總領綱紀,無所不統 三國均置
尚書僕射 第三品 尚書令之副手 三國均置
中書省 中書監 第三品 掌尚書奏事,掌機密 三國均置
中書令 第三品 平尚書奏事 三國均置
祕書省 祕書監 第三品 掌文藝圖籍 魏蜀置,吳爲祕書郎
御史臺 御史中丞 第四品 掌受公卿奏事,察舉非法 三國均置
都水使者 第四品 掌天下河渠水利 魏置,蜀吳不詳
其它 大長秋 第三品 掌宮中諸事 三國均置
太傅

少傅

第三品 掌輔導太子 三國均置
侍中 第三品 掌賓贊威護駕備顧問 魏置,蜀吳不詳
散騎掌侍 第三品 掌規諫過失以備顧問 三國均置
城門校尉 第四品 掌護京師城門 魏吳置,蜀不詳
司州 司隸校尉 第三品 掌察百官及京師近郡犯法者,並領一州 魏蜀置,吳無
刺史(牧)

單東刺史

第五品 巡行郡國錄,囚徒考殿錄 三國均置
河南尹 第三品 掌京都之治 魏置
太守 第五品
令、長 六至八品
有秩、三老 八品
各王侯封國 王國相 第五品 職如郡守
侯國相 第八品 職如縣令

▲歷代職官表(三國、兩晉、南北朝)

▼曹魏、北朝官制圖

從上表和圖可知,南朝和北朝的歷史是並行的,南朝爲漢族統治,北魏是鮮卑族統治的北朝第一個朝代,此時期太守的品級處在第五品,而且北魏也沒有設置“兵部侍郎”的職位。那麼“兵部侍郎”這個職位到底在什麼時間出現的呢?我們接着往下看。

東晉、南朝官制▲

太守——原爲戰國時代郡守的尊稱。西漢景帝時,郡守改稱爲太守,爲一郡最高行政長官。歷代沿置不改。南北朝時期,新增州漸多。郡之轄境縮小,郡守權爲州刺史所奪,州郡區別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廢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後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別稱。明清則專稱知府。

北周官制▲

侍郎——官名。漢代郎官的一種,本爲宮廷的近侍。東漢以後,尚書的屬官,初任稱郎中,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自唐以後,中書、門下二省及尚書省所屬各部均以侍郎爲長官之副,官位漸高。相當於現在的部長、副部長級別。

隋朝官制▲

東晉、南北朝時期都雖設有“XX尚書”的職位,但沒有“兵部”,更沒有“兵部侍郎”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的官制則有“兵部尚書、侍郎”的職位。據史料,“兵部侍郎始置於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全稱爲尚書省兵部侍郎,俗稱兵侍、小司馬、佐司馬、夏卿之亞。約當於今日的國防部副部長(次長)。”、“兵部”源於三國魏“五兵制”(中、外、騎、別、都)尚書,另有有關軍事的駕部、車部、庫部等曹。各曹設郎。駕部有時亦設尚書。隋朝始合爲“兵部,以尚書爲主官,侍郎爲次官。迄至清末,歷代沿襲,職權則不盡相同。兵部侍郎是古代從二品的官員,在兵部中僅次於兵部尚書

綜上可知,“兵部侍郎”最早出現的時間也應在隋朝,而不是鮮卑族統治的北魏,不管是在時間段上,還是在官級上,“從二品的“兵部侍郎”都與北魏“五品太守相去甚遠。所以說北魏太守“白邕碑記爲“兵部侍郎”,實在難以令人信服,倒像迎合“白侍郎墓”之“侍郎”,從而再次證明山西太谷縣“白侍郎墓”並非“白邕墓”。歡迎閱讀:山西太谷縣“白侍郎墓”真的是“白邕墓”嗎?

四川省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退休高級法官白聯洲說的好:“質疑是進步的開始,探索是結論的開始!”那麼,“白侍郎墓”與“白邕墓”能畫等號嗎?您怎麼看?歡迎提供資料,歡迎留言討論。

說明:南陽白氏微信公衆平臺不持任何觀點,如有侵權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