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理财:如何既生财又安全?

理财没有年龄大小之分,“三岁不早,六十不晚“,理财是全民都能参与的事。

年轻人有理财观念,也有比较强的风险承受力,但是房贷、车贷以及日趋增加的生活压力让手里闲钱并不充裕。

反而,很多中老年人经过一辈子的打拼和常年的积累,已是经济独立,拿着退休金和大把的闲钱,也想通过理财再赚一些,或补贴补贴子女,或为自己日后的生活做好计划。

情况不同,理财方式自然也不一样。

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中老年人投资理财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安全、稳健为首要原则

退休后,中老年人资金来源较退休前变窄,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年轻的时候本金出现了亏损还能赚回来,但中老年人却有可能会因此损失掉未来养老所用的资金。

因此,中老年人理财首先应考虑安全,以稳健赚取投资收益为主。

一般来说,风险程度较高的资产包括股票、股票型基金、黄金、外汇及其他特殊投资项目,如果不是经验特别丰富,知识储备多,不建议大家进入。

可以考虑相对可靠、安全性高、稳定性强的理财项目,杜绝一些风险较高、收益不稳定的理财产品。

理财期限要灵活方便

作为中老年人,不太适合把所有的钱或者大部分的钱,都买锁定期比较长或者很难变现的产品。

随着年岁增高,中老年人发生意外和疾病的概率也变大,不知道什么时候身体就要发出用钱的信号,而且往往是急茬。

因此,需要合理安排好资金的使用情况,预留出足够的紧急备用金,选择随时可以变现的货币基金,短期国债,和1到3个月的P2P理财作为投资组合。

做到灵活、方便,让收益和生活两不误。

不贪图高收益

一般15%以下都是比较合理的高息,太高的利息容易出事。

有些人完全追求高收益,20%、30%不满足,恨不得100%,搞不清平台是做什么的,自己投的钱去了哪里也不清楚。这样就很容易进入骗子的圈套。

当然,也有部分中老年人闲散资金充足并有一定的收益需求。

不过,中老年群体经不起高风险的出借,属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人群,所以对于那些过高风险高收益的出借方式尽量还是不要选择。

万一损失本金,直接影响到以后的生活质量。

———

总体来说,中老年人投资一定要稳健,不要急功近利,在稳定中求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