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日),记者从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成都市消费者协会召开的2019年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成都市消费维权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环境稳中向好,消费者满意度持续提升。2018年,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11.9万余件,消费者满意率达96.7%,抽检流通领域家用电器、儿童用品、家装建材等8大类商品质量2500余批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7600万元。

2018成都市消费者满意率达96.7% 预付式消费问题成投诉热点

据了解,2018年成都市消协组织共受理解决消费者投诉1664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700多万元,支持消费者起诉76件,受理来信、接待来访20855人次。其中,2018年消费投诉的热点问题有以下几类:预付式消费问题,2018年受理预付式消费投诉1150件,主要集中在美容美发、健身、休闲娱乐等行业和领域;另外还包括老年消费、装饰装修、餐饮安全、汽车及零部件问题。

市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将重点关注儿童食品、预付式消费、家庭装修等方面的内容。3月15日当天,市消协将发布《成都市养老产业消费者评议调查报告》,启动成都市十大消费行业满意度测评和 “互联网+保障消费者预付消费合法权益”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2018年成都市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市场监管,组织开展以“净市场、护民生、促发展”为主题的“红盾春雷行动2018”,查办案件2200余件,严厉打击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力助推我市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组织在全市开展“质检利剑”、有机产品认证等专项执法整治,全市查办质量违法案件834件,有效防范了系统性、行业性、区域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更加严格。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评定试点,完成全市95%的持证餐饮服务单位评定工作,83%的学校食堂、65%的大中型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等级达到“良好”以上;实施食品全链条抽检5.2万批次,不合格食品处置率100%。针对疫苗、保健食品、中药饮片、“五毛食品”等加强执法整治,加强医疗机构和药店药品监管,撤销106家零售药店GSP证书,处理举报投诉举报2.7万余件,全市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成效明显。以“百日安全攻坚”行动等为抓手推进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抽查检测特种设备6800余台,整改问题177个,立案调查144起;突出电梯安全监管,实施电梯维保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管理、加快建立“黑名单”制度,开展电梯维保专项整治,检查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68家,发出整改通知书53份,立案调查处理12起,受理电梯举报投诉较去年同期下降72%,有效促进了电梯应急救援水平和维保质量提升。

成都晚报-成都发布记者 何海燕 摄影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