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阳光城

最近几天,万科“活下去”的口号刷屏,大佬“看空”房地产市场,自然是足够吸睛,加上所谓的万科厦门别墅半价出售,全面取消预售制甚嚣尘上,跟着唱空地产的人数不胜数,一时间地产行业天雷滚滚,搞的地产好像明天就都要崩盘的似。

今天三大智库公布了自己的地产行业排行榜数据,我们还是取公信力最高的克尔瑞数据(排名前30名的地产公司销售数据,其中部分用其它两家数据,具体看说明),来简单的说道说道。

从9月份单月的数据看,有3家公司单月销售流量过了500亿(恒大是600亿关口),依次是中国恒大、绿地控股、融创中国,400-500亿区间的两家,分别是碧桂园和万科,加上几家在200亿和300亿区间的公司,至少,龙头公司并没有大家预期的那么悲观(万科稍微差一些,难怪说活下去更重要)。

按照指数研究院的数据,目前行业前30位的房地产公司,目标完成率基本已在70%以上,考虑四季度历史是销售的旺季,今年龙头房企完成全年目标已是大概率。

从9月单月同比数据,多数企业都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仅有受质量问题影响的碧桂园,以及华夏幸福、绿城中国、蓝光发展负增长。

从前三季度同比数据看,前30名企业都实现了正增长,其中,新城控股、中国金茂、金科集团、佳源集团4家公司实现了100%以上的增长(佳源集团2017年全年只有103亿元,三季度更少,都没有上榜,其是火箭飙升的速度)。

说了同比数据,再看看环比数据,9月份环比增速下滑的企业,只有中海地产、华夏幸福、正荣集团、融信集团、蓝光发展等少数几家公司。当然,单月的数据可能和推盘节奏有关。但整体看,销售并没有像市场预期那么坏到冰点。

地产投资,如果纯粹的挺消息,看传闻,估计会自己把自己吓死,就算不吓死,估计也得搞得半死。所以,投资地产,还是要有主见,盯着大逻辑,盯着每月的销售数据,甭管它刮什么风得好。

投资地产,就我个人来说,我就看几个东西:一是估值,二是业绩,三是销售,四是流动性。估值没啥好说的,目前主流地产公司估值都已回到10倍以内了,而港股内房有些已经到四五倍,估值不可谓不低。而业绩方面,由于结算滞后,2016,2017年的地产大牛市,基本已经提前锁定了今后一两年的业绩,从中报主流地产公司公布的年报,也就可见一斑。至于销售,每月一次的数据,盯紧就是了,至少现在没有急冻的迹象。

流动性这个东西,我重点说一下。投资地产,大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地产投资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实际上,在更深层次上,中国城市的土地,是推动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最重要动力,它们是中国早期信用扩张的原动力,即便到了今时今日,信用扩张的副产品土地财政被很多人诟病,然暂时可能依然没有更好的替代东西。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它既涉及短期的金融政策问题,也涉及深层次的货币锚问题。有些东西不好讨论,就短期金融政策来看,实际上,目前货币政策已进入周期底部,后期边际改善是大概率。实际上,在今年中以后,我们已经在很多措施上已经看到。

以每个周期40个月左右时间推算,从周期见底到越过零轴的时间,大致在10个月左右,意味着在今年年中见底后,最迟在明年一季度后,流动性的大幅改善就将会看到,所谓的楼市崩盘,不但看不到,可能在明年一季度后的某个时点,一线楼市可能就会开始新一轮的上涨。当然,力度可能没有没有之前的那么厉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