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3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马建成坚持义务巡渠,在“500”西延干渠经下梁头村1公里多的渠道中先后救出7人、劝离千余人,他也于今年被评选为自治区道德模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跟马建成一家一起巡渠的,还有“500”西延干渠流经的长山子镇、三道坝镇的十余支村民志愿巡渠队。

"\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c40e92266fd4c6d919ca118fcd2eb8d\" img_width=\"3968\" img_height=\"2885\" alt=\"救一个人,就是救一个家——马建成13年如一日义务巡渠的故事\"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15日,在“500”西延干渠旁,马建成(前)和妻子张秀兰、女儿马鑫宇及村民志愿者一起巡渠。 (记者宋建华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宋建华)每年7月起,米东区长山子镇下梁头村村民马建成一家进入最忙碌的时段。一家四口要分工合作,与镇、村两级巡渠队一起,在下梁头村旁的渠道边巡渠,劝离那些在渠里游泳的人,特别是放暑假的孩子,就怕他们出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3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马建成坚持义务巡渠,在“500”西延干渠经下梁头村1公里多的渠道中先后救出7人、劝离千余人,他也于今年被评选为自治区道德模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跟马建成一家一起巡渠的,还有“500”西延干渠流经的长山子镇、三道坝镇的十余支村民志愿巡渠队。从一人巡渠到一家巡渠再到大家巡渠,马建成说,巡渠人多一个,下水的人危险就少一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人巡渠 救一个人就是救一个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两天天热,下水的人多,要早点去巡巡。”7月15日,刚吃过午饭,47岁的马建成叫上妻子和女儿出门巡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马建成家不远处就是“500”西延干渠,13年来,马建成已掌握了渠道的来水规律,也清楚哪里下水的人最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横穿乌鲁木齐米东区农区的“500”西延干渠,源头为“500”水库,渠全长60余公里,流经乌鲁木齐市、昌吉市等地,开放式的防渗渠渠道宽10米,丰水期水位平均1.5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年5月起,这条干渠就会放水,一直持续到9月。清凉的渠水在灌溉了庄稼的同时,也引来不少人戏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渠道修成后,米东区委和区政府就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在易下水渠段设置警示标志并安装拦截网、救生绳等设置,并安排乡镇、村两级做好夏季巡渠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虽然有警示牌、安全设施,也有巡渠队,但夏天还是有人在湍急的渠道游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6年,就在渠道边救了一个差点被水冲走的小男孩,要是晚一点孩子可能就没了。”马建成说,从那时开始,他会时不时就会到渠道边转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后来,巡渠成了习惯。巡渠占用农活时间,还有危险,马建成的妻子张秀兰刚开始也有些牢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梁头村村民张靖说,那时候很多村民不理解马建成,但他一直坚持巡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8年,邻村一个8岁男孩失足掉落到水渠里,正巡渠的马建成当即将其救上了岸。事后,男孩全家到马建成家来感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娃要没了,家就完了。”孩子母亲哽咽着说的一句话,让马建成一直记到现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救一个人,就是救一个家。”马建成坚定了巡渠的信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家巡渠 四口人分工合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马建成穿着救生衣、挎着绳索走在前面,妻子张秀兰拿着游泳圈走中间,12岁的女儿马鑫宇跟在后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遇到下水的人,他们会劝阻对方,实在劝不动的就守一会儿,大部分人都会被劝上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马建成说,他们一家四口分工合作,每天都有人和镇、村的巡渠队一起巡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马建成和23岁的儿子马涛都在社区工作,会游泳的两人将休息时间排开轮流巡渠,是他家巡渠“主力队员”。在家照顾女儿的张秀兰在丈夫和儿子都忙时是“替补队员”。女儿上小学6年级,是“后补队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家巡渠,还要从2012年的一次救人说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年6月10日,邻村吉三泉村一对堂姐妹溺水,正在巡渠的马建成和马涛合力将10岁的妹妹救上岸,虽然经医生现场施救,但女孩还是没能保住,另一个11岁的女孩的遗体4天后被各方巡渠力量找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事发后,马建成自责得好几天没吃饭,家人之间也没怎么说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周后,马建成到镇上买了一根30多米长的绳子,默默地背着去巡渠。这一次,妻儿都跟上了他。张秀兰说:“咱家就住在水渠边,我们要跟政府的巡渠队一起巡渠,不能看着娃娃被水淹死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慢慢地,张秀兰学会了游泳。今年暑假,马鑫宇也开始学习游泳,她说,自己要把游泳学好,更好地协助父亲巡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马建成说,全家能坚持巡渠,还得益于他家日子越过越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马建成将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他和儿子在社区找到了工作,每人每个月有两份收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两年,马建成家盖起了新房,买了冰箱、液晶电视,他从农民变成了职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些变化,归根结底是党和政府政策好,巡渠也是感谢党和政府。”马建成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马建成巡渠的行动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长山子镇政府为马建成配备了救生圈、救生衣等物资。他还陆续被推荐为镇级、米东区级及乌鲁木齐市级道德模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家巡渠 共同“护航”生命安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巡渠途中,马建成碰上了下梁头村民志愿巡渠队,他们由村民党员、村民志愿者、返乡大学生等组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下梁头村党支部书记马军说,村巡渠队一直都有,村民志愿巡渠队今年由村民自发成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前面渠拐弯处有个缓坡,人多,要多巡几次。”“这一段看着缓,水却急得很,人下去站不住,要特别注意”……马建成走最前面,边走边跟大家交流巡渠经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志愿巡渠的村民党员赵军华说,马建成坚持巡渠被评选为自治区道德模范,村民们感到很骄傲,也想跟着他学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年来,米东区委和区人民政府要求渠道旁的乡镇和村(社区)加大巡渠力度,并完善警示标识、更新救援设置,同时发动村民成立志愿巡渠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500”西延干渠流经长山子镇的6个村均有了村级巡渠队,巡渠队伍有百余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日,在下梁头村水渠上游五六公里处,三道坝镇头道坝村的村民志愿巡渠队与镇巡渠队联合举行了一次渠道溺水救人演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道坝镇党委副书记范敬巍说,“500”西延干渠流经三道坝镇的4个村和1个社区均成立了志愿巡渠队,他们在镇、村两级巡渠队的配合下经常开展巡逻和演练,提高救援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81892001808435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