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虾米x滚石原创乐队大赛如今正如火如荼,全国6大赛区,共500组乐队参与比赛。经7位资深音乐人评委对乐队上传的线上作品进行评选,最终90组乐队进入线下初赛。

其中从九十年代开始制作了唐朝、窦唯、何勇专辑的台湾金牌制作人颜仲坤老师作为评委,全程参与乐队评审。我们也对其进行了一段专访,看看这位有着近30年音乐制作经验的前辈都说了些什么,分享了那些经验,一起来看看吧。

Q:您是几号到上海的?

A:昨天下午就到了。

Q:我看很多台湾人平时都喜欢来上海

A:其实我上次来上海是2005年,来录李宇春的东西,之后再没来过。

Q:那您这次是专程过来做这个滚石原创乐队大赛吗?

A:对,我们这个是上海赛区的初赛,经过海选的,将近500个队伍,每个赛区选出15名,然后在上海比赛。当然这个选择的标准就是:词,曲,唱,然后编曲。海选一轮结束,现在能上台的都是这个赛区里面最好的,接下来就是看大家上台的表现了。

Q:那和您当时做金曲奖评委的时候感觉其实是不一样的

A:完全是两回事

第一个,这个纯粹就是针对原创乐队的比赛。我们希望能够鼓励国内的这些原创的乐队,希望他们能坚持住。我们都知道,国内前几年例如这个所谓的民谣风潮,一切都在很娱乐化的这种状态之下。以及过去这一两年,嘻哈这种所谓的娱乐现象。我没有说它是一个音乐现象,它是一个完全被经营出来的,有利可图的娱乐现象。OK?

例如在国外,比如说做hiphop,它是有一个纯粹的音乐诉求,但是过去这两三年,我看到的国内的,我甚至不敢完全称之为嘻哈,它就是说唱。因为真正hiphop的精神与国内我看到的嘻哈,或者是我更愿意称之为说唱,差别太大了。

所以说在过去这几年,这个所谓的风潮,包括民谣也好。实际上他是一个融合了很多东西,非常好的音乐。包括摇滚乐的前身就是blues,爵士乐jazz的前身也是blues,但blues本身就是来自非洲大陆的民谣。所以说民谣这个东西就是音乐,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但是我认为在过去这几年,国内的环境对于音乐形态来说,大家的生存空间变得很狭小,我们当然希望通过这个比赛,让更多的,做原创音乐的乐队们,可以被看到听到,有更多的机会能够做音乐,不用担忧生活的事。

我们希望透过这个原创乐队大赛,能够让好的原创乐队们能够崭露头角,有机会赚到钱,这才是王道。我们今天说多高大上都没有用,根本上就是要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能让更多人欣赏他们的音乐,让他们更有钱挣。这是最直接能够帮国内乐队的做法。

Q:我刚才听您说国内的嘻哈,您不是很喜欢

A:我喜欢的是International Hiphop,我觉得中国的嘻哈,我觉得你们也看到了。首先第一个,你不能把音乐作为对抗的工具,我diss你,你diss我。第一个,人每天会遭遇到的痛苦,一定都是来自于自我,一想到我,痛苦就都来了。

而国内的说唱嘻哈都在标榜,我牛逼,你傻X怎样怎样。所以它其实是在鼓励这些不懂事的小朋友们,陷入一个自我执着。这个我觉得是非常不可取的,并且你说这些嘻哈歌手,音乐含量很高吗,我不认为。所以你说国内过去这几年,嘻哈是一个音乐现象吗?它不是,它只是一个电视娱乐现象。

Q:所以我今天很想问您,当时2012年热狗会获得金曲奖,为什么会有这个评判。

A:第一个我们讲这个内容,首先热狗的歌词不是我牛逼你傻X,而是这个世界在发生什么,我把我看到的说出来,这个是非常真正的嘻哈精神。热狗如果你有认真去听,他的音乐里面,是有很多有趣的元素在里面的。所以那是音乐,没话说。并且他自己的表达方式让他在那个时候拿奖还是一件挺正常的事。

差不多先生MC HotDog - 差不多先生

我们当时金曲奖的评审过程是你要听很多的各式各样的CD,包括主流流行乐,原住民音乐,爵士乐各式各样的。那个完全就是根据各种奖项去评分,没有所谓的上台pk的这种事。台湾的金曲奖实际上相当于格莱美奖,是唱片工业对过去这一年所有发行的音乐做的一个把好的东西都挑出来,让大家知道,然大家去听。

而这个原创乐队大赛,是发掘好的乐队,让他们崭露头角,当然前三名的乐队来制作单曲,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例如他们以后出去演出,知道他们是前三名,那票价是不是可以贵十块钱。(哈哈哈)

Q:那你们应该经常和滚石合作吗?

A:其实来讲,我们和滚石合作的渊源有很长啦,从90年代初期参与唐朝,魔岩三杰,中国火啊,包括红磡,以及窦唯的《艳阳天》,所以我工作的体系和滚石的渊源已经很长了。

艳阳天窦唯 - 艳阳天

包括这几年,滚石举办的比赛,我都有参与评审。其实这都是让我比较兴奋的,用一首歌的距离可以让我看到现在国内有哪些好的新乐队出来,这些都非常好。

Q:那你会觉得从90年代到现在的合作中,有没有比较好玩,或印象深刻的事。

A:其实吧,我是在完成了唐朝1 魔岩三杰1的混音之后,才第一次来到北京认识这些音乐人。其实我们在三年前就已经通过音乐结缘了,只是在三年后才第一次见面。这个我是觉得挺神奇的,这种事是不会经常发生的。

因为我们一开始做工作的时候都会与音乐人碰面,有紧密的结合。只是当时因为时代的原因,很多时候并不是很直接的交流,幸运的是这种非直接合作的作品做出来,在国内的口碑还不错。另一个好玩的事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合作完,当时例如做窦唯《艳阳天》的时候认识了(张)亚东,那时候他刚到北京没多久,隔着台湾海峡,偶尔交流一下。

直到2005年,也是我来做一些工作,90年代的一些音乐人,亚东,高旗,李延亮,现在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个我觉得特别不容易,也是有一个很好的缘分。

Q:其实我们作为90后,在小的时候都是听台湾哪的流行歌曲长大的,台湾对于华语音乐来说非常重要,那您是怎么看的。

A:其实以2000年为分界线来看的话,华语音乐,在2000年以前的制作中心实际上是在台湾台北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平衡在改变,现在台北已经不能说是华语通俗音乐的制作中心了,它只是之一,包括像北京上海,尤其是北京。我觉得这个事是好事。

例如说纽约区是东岸的音乐重镇,LA是西岸的音乐重镇,分好几个,所以我认为这样多元化其实是一件好事。你们当然可以继续去听台湾音乐,但我作为音乐从业者,能有不只是北京和上海是做音乐的重镇。甚至希望是有更多的城市来成为一个音乐重镇,例如说是西安,西安也是非常有文化底蕴的,所以我也很期待西安能够成为一个做音乐,出产好音乐的地方。

所以说我希望国内能多几个这样的地方,因为每个地方的人,生活环境不同,吃得也不同,一定影响到音乐风格。哪怕我们同样是摇滚乐,西安和北京上海做出来的一定不一样,未来我希望成都,广州都可以成为这样的地方,这样我们才有更多好的作品可以去听。

Q:那您感觉台湾的文化对您创作有什么影响吗

A:这个事情我很难用一个概括性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我只能就自己的经验来谈这个事。我的祖籍是台湾,台湾其实有它的本土文化,包括你听到的台湾流行音乐,其实是和台湾的本土文化有密切的结合。

但是我是从很小就开始听西洋音乐,其实是我进入到台湾的通俗音乐制作圈以前,比如说70年代的台湾校园民歌时代,罗大佑他们,那个时候大概是我国小6年级初1,那段时间我是听得比较多的华语音乐。其实更多的是我从小就在听西洋音乐,因为从我初中毕业以后就没读正常的高中,我是读语文专科学校,主修法语,辅修英语,平常阅读的资料都是来自国外。

亚细亚的

孤儿

罗大佑

- 10年朋友 2

所以说我不敢说,在从事音乐工作的时间里有受到多少台湾音乐文化的影响,肯定是有,可能是会比别人小一点。比如说袁惟仁,他受到的台湾文化影响肯定要比我多。这也是有趣的一点,其实每一个音乐工作者,他是受到截然不同的影响,这才是有趣的地方。

Q:像您刚刚提到嘻哈或者说其它音乐,包括民谣等等。您觉得什么样的音乐是一首好歌?

A:我觉得一首好歌最重要的肯定是词曲,我们可以把编曲,当成衣服。首先词我们可以当成一个人的骨骼,曲可以当成这个人的肉,唱的歌声是他的头和脸。我们说一个人的健康情况就是肢体完整,骨骼结构,精神状态,其实这些对于音乐来说是可以做一个类比的。

那比如说一首好歌,首先你主旋律本身就是让人家听过一次就能留下印象。当然那个低俗洗脑的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然后是词,好的词是让很多的人有共鸣,有所感,这包括各种各样的情绪。只要是词曲的搭配让人有感觉,那就是好歌。

至于好歌能不能卖钱,能不能火起来,其实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首好歌只有在特定的时候能和很多人产生链接,那么它就活了,但至少一定要有好歌存在,如果没有,那天时地利人和就不要谈了。

Q:那近几年,您感觉那首华语歌是比较符合好个标准的

A:我只能说至少近几年我所听到的好歌,朴树新专辑《空帆船》。另外这个星期二乐队新专辑也有不错的歌,尤其是《星期二》那首歌的结构挺特殊的。但作为一个普通的听众来说,他们乐队却是有我在别的乐队里没有听到的东西。这几年我开始感觉到国内原创的好东西是越来越多了。

空帆船朴树 - 朴树 猎户星座·专场

很诚实地说台湾是一个岛,每个人每天看到的东西其实是差不多的,它虽然在过去的二三十年影响了大陆,但是它只有一种东西。实际上音乐是有好几种东西的,我们统称台湾是一种样貌,对于华语音乐来说能有更多样貌去选择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而且一个真正健康的音乐环境,就应该是百花齐放的,只要你是好东西,不管你来自哪边,你都会被欣赏。

Q:那我们今天是乐队比赛,那您觉得,一个乐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A:首先是歌好,以我主观的观察,我觉得国内乐队声音有辨识度的好主唱特别欠缺。所以呢,我鼓励会唱歌的人多多去组乐队。另外一个是乐队成员的音乐修养可以合在一块。除了大家都有修养以外,大家还需要团队合作。把一首好歌,经由好的编曲,把这个精神更好的呈现出来。这是一个作为好乐队的必备条件。

在一个乐队所有的乐手在一首歌里的表现中,大家都非常清楚自己在歌中的哪个段落,自己是主角还是配角。于是呢,在音色的使用包括音量,以及节奏鼓点中,如果我是主唱,我可能要比整个乐队发声的时间早一点,我是贝斯手我发出每一个音符的声音和时间都故意比大家晚一点,这样就很有层次,会显得歌非常的宽大,这是时间的平衡。

包括成员之间的默契也很重要。音乐层次其实不只是音色与音量,还有时间,我希望国内做乐队做音乐的朋友都能意识到这一点。

Q:现在有一个现象,大张伟跟花儿乐队,吴青峰和苏打绿,苏见信和信乐团,很多主唱都从乐队里出来了。

A:这个吧,我觉得,人各有志嘛。即使这种事情在西方也是司空见惯的事,当我们20岁时候我们看法一致,所以我们会在一起,但是我们28、9岁的时候我们会出现不一样的想法,分分合合,这很正常。

从历史上来看,从乐团出来单飞成功的例子也有,但是不成功的也有很多。想寻求单飞,作为主唱或主要创作者他会产生好奇,如果说写出来的这些个如果不是和乐队,如果是个人来做专辑,那会是怎样,这也是对自己作品的好奇。这样的事不足为奇。毕竟大家都是希望自己能变好。

Q:那作为音乐的前辈,您有没有比较看好的新人,比如说?

A:比如说这次的星期二,还有这次比赛有几支乐队我都很看好,这次来说能进入决赛的都很强。所以最终前三名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儿时一切未曾过时-星期二乐队来自看见音乐00:0005:05

Q:那像这样的乐队,您作为导师,会从哪些方面来帮助他们

A:首先前三名,我们一定会带进录音室来做单曲,我也会全程参与制作。其实对于一个乐队来说,录音的过程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如何把一个很抽象的东西完全表达出来,然后被人们千百次聆听,每次都还会有触动。

这个过程其实是很多的知识经验的结合,我很愿意在制作过程中把这些经验分享给不止前三名的乐队,我们也会和这些乐队们,没事就聊聊天,可以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比如说刚刚提到时间平衡的问题,这个就是我希望通过这个比赛,把这个观点散播出去。

Q:您在这近30年的音乐生涯里面,参与制作的哪一首是最满意的?

A:没有一首是最满意的,只要是我参与制作的,其实我通常完成一首作品过三天再回来听,又会有不满足的地方,永远都觉得会更好。但是我不会用十年来作一首歌,我们只能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完成。所以我们会在这个特定的时间里做到最好,一切都为了音乐,那么它就是适得其所。

那么对于我个人,我从来不对自己做过的事感到满意,我认为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所以你们问我那首歌觉得最好,我觉得是有待改进还有很多,所以我没有最满意的。遗憾总是会有,但是也要学着和遗憾相处。

Q:您有什么接下来的计划和打算吗

A:我希望可以为国内的音乐多做点事,多挖掘一些好的乐队,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和作品。我们不用把它说道使命之类的,但是当成一个目标这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