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出门是美国作家德斯蒙德的一部作品,介绍了随着人类的发展,住房问题已然成为城市发展最大的危机

然而同时住房问题也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全球性社会问题,尤其是在中国,房子成为了家家户户饭桌上经常提起的大事情。这本书就围绕住房问题描写了一些当下社会存在的现象。

书里面的那八位租客,除了Scott, 没有政府的补助可能这一辈子都会是在贫困里死循环。每年都会被驱逐,有孩子虽然能获得更高的政府补助金,但也因为有孩子所以才更加难找到愿意接受他们的房东,在500美金左右的月租。

虔诚的基督信徒Crystal刚拿到补助金就去赌场赌博,自己面临着被驱逐,每周也会拿出身上所有的钱放进教堂礼拜时传递的捐助盆里。钱让他们生活在最脏乱,犯罪率最高的城市最边缘的那一带,但他们在看到比自己更加弱小的群体时,却愿意给陌生人一个住所,一份晚餐。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情景是,Arleen打了八十多个电话都被房东拒绝,她变换方式变换内容地跟接下来的房东交待自己参杂的虚假信息。她疲惫地焦虑地急切地想要找到下一个居所,她无暇顾及大儿子的偷窃,小儿子的旷课不交作业。那天大儿子和小儿子跟她说:"Mom, we are hungry." Arleen:"Boys, I know you are not hungry."

房子的周围围绕着毒贩子,被释放的囚犯,持枪者,天花顶下带人回家留宿的合租者,一个单间公寓住着八个人,Arleen的儿子在床垫上写作业,楼下传来争执声,每天都会因为没钱而争执,敢问,母亲哪有精力考虑孩子的教育,母亲自己也是在这种环境里长大,她又明白多少?

这群被社会视为隐形的群体,因为贫困而肆意挥霍自己的补助金,向生活不断地妥协,哪怕是偷窃到的首饰也能让母亲短暂忘记生活给她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在这种环境下,毒品和酒精才能让他们短暂忘记生活的艰难。

一旦陷入贫困,我想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很难摆脱,政府如果能够干预,控制房租在一定限额内,杜绝歧视,能够给这群社会最底层的人一个能居住的环境,这群人才可能开始去考虑自己的梦想以及孩子的梦想吧。我读完内心很压抑,有一种想说却说不出的感觉。也正是因为在威斯康星最大的城市里存在,那么,应该每个国家里都存在这一群在生活里挣扎的人群,他们努力的在社会底层生存。

作者:大嘴 严禁抄袭,抄袭必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