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和您介绍的装修改造案例,委托人是一位单亲妈妈,她叫徐喜兰,女儿从小患自闭症,穿衣洗漱甚至上厕所都要人24小时照看,母女相依为命,30年如一日。

徐喜兰并没有因此怨天尤人,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就回家照看女儿。

因为病情不稳定,女儿晚上会大喊大叫,跺脚,吵闹给邻居造成了困扰,所以她经常半夜陪女儿在外面散步,让女儿平静下来……

屋子面积虽大,120㎡,本来两个人住挺宽敞。

但因为女儿情绪不稳定,还是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和不便的。

装修前屋子情况:

客厅

一进门,设计师就看到地板上有一条明显的痕迹。

女儿平时就会光着脚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厨房

因为怕女儿误食东西,徐喜兰就把厨房用品尽量往高处堆,但是拿取东西就必须爬上凳子才能够得着。

厨房在屋子的一角,每次做饭,每隔一小会她就得走到客厅看女儿的情况。经常忘记锅里还在煮着东西,十分危险。

一些刀具和锋利的东西也只能藏着,不让女儿接触到。

次卧

朝南的小房间是徐喜兰的房间,面积不大。床铺凌乱不堪,还有女儿随意丢弃的馒头。

主卧

这是整间屋子采光最好的房间让给女儿当做主卧。

设计师注意到了房间里贴满了各种儿童壁画,还有特色的灯,都是为了吸引女儿让她安静躺一会儿。

卫生间

相比于其他地方,卫生间显得比较局促和拥挤。

浴室的大木桶是平时徐喜兰给女儿洗澡的地方,之前的淋浴房是密闭的空间,女儿害怕,所以换成了大木桶。

女儿有1米7,每次给她洗头,徐喜兰都必须站在凳子上才行。

不说洗一次澡衣服就要换一次,一不留神还有摔下来的危险。

除此之外,房间里还有几处高低落差,女儿经常会不注意绊倒,也很危险。

在了解了房子的基本情况,设计师还跑到邻居家测试声音分贝,当半夜女儿情绪躁动时,分贝达到70!

装修过程:

在动手改造之前,设计师先进行了水质测试、采光测试以及保温测试。从设计房屋角度来说,这是对业主的居住条件的保障。

为了更了解母女俩的需求,设计师还专门查阅了相关自闭症的资料,去医院咨询医生,确保女儿在入住新房后不会有太大的排斥感。

本次改造的目的是要减轻母亲压力、降低对邻居影响、提升居住环境。我们来看看装修后的房子是不是达到了这些要求?

装修前后对比:

设计师采用空间结构式设计,将原本的三室一厅分为各个功能区。

通过布局和气味让女儿能尽快熟悉整个家,同时也能帮助她做一些康复训练。

入门处

考虑到平常帮女儿换鞋都要蹲着,设计师特地在玄关处设置了一个换鞋的地方。

几个圆孔也是为了方便挂衣取物。

客厅

原本的客厅虽然很宽敞,但也不方便女儿平时走动,经常会磕碰。

考虑到女儿经常光脚在家里走路,设计师把集中供暖系统改成地暖。

而且地板的材质也是精心挑选的,防滑耐磨,同时噪音小。

改造后的客厅茶几可以变成多人餐桌。

厨房

厨房被改成半开放式的,操作台改成L型,这样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动线。

洗手台开了个洞,妈妈在做饭时也能照看女儿。

橱柜可以直接拉下来,这样避免了高空取物的危险。

次卧变琴房

改造前后对比

设计师把次卧改成了琴房。

琴房的屋顶还特地设计成拱形状的,给人一种剧院的感觉。

在妈妈的琴声下,女儿也容易平静下来。

墙上的小孔让妈妈在房间各个地方都能注意到女儿的活动情况。

主卧

主卧被设计师改造成母女两床,方便照看。

卧室的灯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变换灯光,对女儿的心情也有平复效果。

卧室的窗帘是采用隔音材质,确保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卫生间

原本的卫生间狭小拥挤,现在卫生间非常宽敞,而且干湿分离。

设计师设计了2个洗手盆,洗衣洗漱分开。

淋浴间设计成了易跨入浴缸。

折叠凳可以让妈妈坐着给女儿洗澡洗头,减轻了妈妈的家务压力。

防噪音效果:

房间内所有的墙壁都采用了四层隔音措施。

现在到邻居家检测噪音分贝,只有30分贝,完全不用担心打扰到邻居。

装修后的房屋正如设计师所承诺的,减轻了母亲的压力,舒适的居住环境,对邻居也不会造成噪音干扰。

装修让这座老房重获新生,设计师的体贴和专业更让这对母女感受到世界的善意,相信她们的生活会越变越好的!

如果你也想要设计师帮你家装修,点击“了解更多”,抢占99个免费名额。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