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聚划算通过大数据分析,制作了消费者画像,并在此基础上向杨佳鑫和李卫红父子建议:拓展贝贝南瓜的应用场景,以吸引更大消费人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未来,聚划算还计划发起狙击沙漠化的行动,消费者每买下一颗南瓜,平台便会在沙漠里多种下一颗南瓜。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兰州晚报讯 从“人被沙漠赶着跑”到种出2450亩南瓜绿洲,甘肃金昌的青山农场花了两年时间。2018年,农场的农民李卫红和李斐父子开始在沙漠种植耐旱易存活的南瓜,不仅有效阻止了荒漠化,还通过电商聚划算销售,带领当地农民实现增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金昌原本属于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此前当地人也想了很多办法,但自然条件决定了需水量大的农作物很难存活。因此,青山农场的农作物生产成本高,产量低。农民们曾尝试过种植玉米和麦子,在市场上却卖不出好价钱。在好的年景里,农民辛苦一整年,六七十亩地的玉米也只能卖一两万块钱,若遇不好的年景,农民往往是赔钱种地。农场的一个连队,甚至连续赔了4年。久而久之,农民的种地意愿锐减,大量土地被闲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直到贝贝南瓜的出现才改变了当地的面貌。贝贝南瓜原产于日本,是一种小型南瓜,只有一个手掌大小,味道上保留了南瓜的甜香,口感上却有板栗的粉糯。引进中国之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对这一品种进行了改良,使其适应沙土种植,具有更好的固土防沙效果。在最开始,贝贝南瓜并没有打开销路。但这一小众产品却李卫红的儿子李斐看到了希望。他虽然早已大学毕业离开农场,但如今农场的衰败依旧令他心痛。他相信,通过合适的包装和重新定位,可以打开贝贝南瓜的销路,让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们有一份盼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他辗转联系上了一家电商运营公司——杭州燃灯网络科技的负责人杨佳鑫。无独有偶,此时聚划算平台也看到了贝贝南瓜的潜力。由于其种植成本低,聚划算建议杨佳鑫第一步先以价格打开市场,积累消费者数据。除了南瓜好,聚划算还相信:背靠淘宝庞大的用户数,聚划算巨大的商业和科技力量,能赋能优质产品、商家和原产地,在短时间内“卖爆”“卖空”,同时孵化品牌,帮助农产品长远持续发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聚划算通过大数据分析,制作了消费者画像,并在此基础上向杨佳鑫和李卫红父子建议:拓展贝贝南瓜的应用场景,以吸引更大消费人群。杨佳鑫据此得出结论,南瓜之所以在网上卖得不好,是因为和消费人群不匹配。年轻人是网络消费的主力,却少有在家自己做饭的习惯,因此上网买菜的人本就少。如果将贝贝南瓜定位为速食产品,年轻消费者将更容易接受这一新鲜事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小众产品,我们必须为它创造一个消费场景。就是办公室5分钟速食,不需要煮,微波炉蒸一下就可以。很多办公室都有微波炉。”杨佳鑫说。贝贝南瓜体积小,便于微波炉加热,办公室场景也利于分享,这使得贝贝南瓜得以在年轻白领中口口相传。杨佳鑫特地为它取了个名字——“板栗味小南瓜”。而对李卫红父子来说,虽然他们知道贝贝南瓜需水量少,加之农场昼夜温差大,正适合南瓜种植。但没接触过电商的他,对于在网上卖南瓜一事始终心里没底,不过他们也打算尝试一次。第一年李卫红不敢多种,只是张罗亲戚朋友试着种植了500亩南瓜。李卫红80岁的父亲,农场第一代职工,看到戈壁上广袤的南瓜田,不禁心生忧虑,小心翼翼地问孙子:“李斐,种这么多,你能卖得掉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问题也代表了许多观望者的态度,当地农民们从未接触过电商。他们心里充满狐疑:过去的产品都是靠农场包销,上网卖,如果没人要了怎么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谁知李斐只用了不到50天,便在聚划算上将500亩地的南瓜销售一空,月销量排行类目第一。今年,有了收入来源和希望,青山农场还有劳动力的农户几乎都加入了种植的行列,他们在沙漠边缘一共种下了2450亩南瓜。荒废了许多年的土地,重又被绿色包裹,商业成了新的驱动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未来,聚划算还计划发起狙击沙漠化的行动,消费者每买下一颗南瓜,平台便会在沙漠里多种下一颗南瓜。让遥远城市里的消费者,和农垦兵团的留守者们一起站在抗沙前线,用南瓜为大地填色。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星明\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81303044771073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