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喝酒的人,都有自己的“酒窝子”。哈尔滨人喝酒豪爽,举瓶成席,但是对于“酒窝子”确实情有独钟。一旦情有所属,轻易不会“换片”。之所以能成为“酒窝子”,不外乎“吃着顺嘴”“走着顺腿”,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喝着顺心”。依据这“三项基本原则”,再加上午夜实地踏访、小酒桌前与老酒客对侃,发动亲朋好友集体“扫街”,冰城人的“酒窝子”地图逐步绘成。

靖宇街两侧辅街:一瓶啤酒一个下午

“吃在道外”。当年,老哈尔滨人曾在老道外创下名小吃数百种,哈尔滨老字号也大多集中在道外区,尤以南二、南三、靖宇街两侧辅街为多。这些老字号小吃中,多数都是佐酒的佳肴,因此也注定了靖宇街两侧辅街成为了哈尔滨人老“酒窝子”。来这里喝酒的人,豪饮者很少,多是一盘熏酱,几瓶啤酒慢慢品着。有的老客,只点一瓶啤酒,也能“靠”一个下午,喝到微醺。秘密就在老客的衣袋里。他偷偷带了点儿白酒,趁店家不注意的时候嘬上一口。“店里的白酒太贵,自己带点儿,偷摸喝点儿,老板给咱面子,咱自己也得注意点儿。”

长春街与北七交口:豪饮,喝的就是感情酒

原本这里是吵闹的夜市。夏天,从傍晚到深夜,这里都是人声鼎沸。现在经过治理之后,规划装饰一新的大排档整齐的分布在街道两侧。人不像以前那么多了,但是喝酒的热情却没减。这里的啤酒应该是全哈尔滨最便宜的了吧,店家们拉着横幅,“哈啤冰纯一元一瓶”“雪花买一送一”。来这里喝酒的大都以豪饮为主,一张四人小折叠桌,桌上基本都整整齐齐的码上二三十个空啤酒瓶。只是加酒,却不见添菜,三两好友喝的后劲十足。一位老酒客迷迷瞪瞪地说,来这里喝酒的基本都是“老道外”或者住在周围的居民。“可能是发小,可能是邻居,喝的是感情酒,无拘无束。”

东莱街与草市街:为气氛,专门打车来喝酒

这里是哈尔滨知名的烧烤一条街,街上的店基本都是哈尔滨烧烤圈的金牌老店。受益于整体规模和街道宽度,这里的大排档的规模和数量也堪称冰城之首,而且家家爆满。虽然也是地处道外区,但是在“东莱街与草市街”喝酒的酒客却来自哈尔滨各个城区。出租车司机们最了解情况,“在草市街喝酒的客人住哪里的都有,花三四十块钱打车到草市街喝酒的也不在少数。”其实到草市街喝酒,图的就是个气氛。这里是全哈尔滨人的“酒窝子”,反倒是老道外人不爱去了。“草市街酒不便宜,没有家门口顺腿。”

宏伟路、桦树街、宏南街:以周边居民为主

原属于太平区的宏伟路、宏南街一带,也是哈尔滨新近兴起的“酒窝子”。这里的常客大都是周边的居民,但是整个区域的延展性不大,很多食客都是为了特色狗肉而来。

安字片:醉翁之意不在酒

安字片,与其叫“酒窝子”,还不如说是“吃货的天堂”。这里各种小吃,尤其是烧烤应有尽有。还有类似于安松街这样的特色烧烤一条街。所以说来这里喝酒的,多数是奔着美味而来,喝酒只是次要目标。在安字片喝酒的酒客,年龄结构比起其他区域来又年轻了一些,喝起酒来也相当畅快。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红霞街:亲友聚会,喝的含蓄

红霞街从高谊街起到经纬街止,两侧有很多特色的小店,多以烹鱼为主,炒菜居多。这里的酒客,多是亲友聚会,喝起酒来也很含蓄,进度不快,兴奋度不足,动作幅度不大。以聊天为主的酒客,是店家比较喜欢的,因为聊天的永远比喝酒的翻台快。对于真正的酒客而言,在这里喝酒可能会稍有不适,因为你会发现,不经意之间,旁边桌已经换了两三拨客人了。

防洪纪念塔两侧:喝的是风景

据说哈尔滨历史最悠久的“酒窝子”就在防洪纪念塔附近。坐着塑料啤酒箱,拿着罐头瓶子喝酒的习惯就起源于此。今天在防洪纪念塔两侧的啤酒广场喝酒,也能找到这样的感觉。在这里不但可以喝到各种高品质的啤酒,还可以接触到啤酒的历史和相关文化,可谓是啤酒品质游。而且,作为哈尔滨的著名地标,在这里举杯畅饮,喝的也是风景。游人如织,美女穿梭,酒客们必须心情不错。

六顺街与司徒街、安埠街:左邻右舍,喝着顺心

“香坊人基本不去外面喝酒,外面人也很少到香坊来喝酒。”严哥四十多岁,是土生土长的香坊人,他这样总结香坊酒客和香坊的“酒窝子”。

十年前,香坊最火的“酒窝子”应该在菜艺街一带,那时候菜艺街上有几家大饭店,在全哈尔滨也叫得响。最近这几年,人们请客吃饭不再喜欢七荤八素了,小店就逐渐火了起来。“要说香坊人喝酒,还是以六顺街、司徒街、安埠街一带为主。”

这些街边的小店也多以烧烤为主,偶有火锅,味道都不错。与其他地方不同,香坊的“酒窝子”之所以能得到酒客青睐,主要是“喝着顺心”。这些小店的老板,经常为了一桌客人营业到半夜两点,有的甚至把钥匙扔给客人先去睡觉了。“都是左邻右舍的,必须喝得顺心,哪有撵客人的道理。”一位小店老板说。

通顺街、顾乡大街一带:就是图方便,感情的味道淡了些

通顺街与顾乡大街一带,也是哈尔滨最近几年才形成的“酒窝子”。这里之所以酒客众多完全是因为新楼盘开发,新住户进驻所成。这些酒客或许过去都有自己的“老酒窝子”,但是搬家之后,图个方便,就地解决问题。在通顺街、顾乡大街一带,喝酒的多是中青年面孔,少见50岁以上的人。与道外和香坊不同,酒酣之际,不但添酒,更要加菜。吃好喝好,在这里体现的最明显。这里喝的多是聚会酒,比起只加酒不添菜的老道外而言,感情的味道淡了些。

泰山路、闽江路:喝多少,客随主便

南岗区的购买力全市最强,可消费的酒店也很多,因此“酒窝子”没有像其他区域一样集中。泰山路和闽江路算是比较集中的一个。

这里临近开发区和南直路,因此来这里喝酒的人除了居民之外,就是受邀而来的客人。所以反映在喝酒上,就是客随主便。上酒的节奏也是明显不同,一般都是先一整箱,然后半打一上。客人和主人都在试探着喝,但这样喝的结果往往是速度过快,喝多者甚众。

(本报记者李子健编辑整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