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行业的格局,或者说世界钢铁行业的格局可能会因为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者说这是因为中国调整产能结构和优化行业布局而带来的必然结果。

一、超级巨无霸宝钢股份的野心:频传绯闻,染指唐钢剑指河钢?

1、宝钢股份旗下金融企业染指唐钢集团。据公开资料显示,9月28日,唐山钢铁集团发生股权变动,新增股东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华宝信托是中国最大钢铁企业——宝武钢铁集团旗下金融企业。据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企查查”收录的信息,9月28日,唐钢集团的注册资本从514303.25万人民币变更为553079.490000万人民币。

2、唐钢集团属于河钢集团完全持股。据工商资料收录的唐钢集团发布于2018年6月的2017年报,其股东仅有一个,即河钢集团,认缴出资额514303.25万元。9月28日,上海清算所公布的河钢集团今年9月13日公布债券发行文件,河钢集团对唐钢集团的持股比例维持在100%。唐钢集团则是中国第二大钢铁企业河钢集团主要经营实体。据官方的全国企业信用系统网站,唐钢集团的股东目前是河钢集团和华宝信托两位,但并未收录股权变动事宜。

3、唐钢集团——位居中国第二位。据介绍,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唐钢集团”或“唐钢”)是河钢集团的骨干企业之一。唐钢集团下属的三个企业都是我国建厂较早的大型骨干钢铁企业。唐钢集团始建于1943年,是我国碱性侧吹转炉炼钢的发祥地,唐钢集团被誉为"转炉的故乡",也是国内最早将连铸工艺成功应用于大工业生产的企业之一。“九五”以来,唐钢集团实施铁、钢、轧三大系统技术改造“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完善老区、联合周边、加快开发曹妃甸的“三极支撑”发展战略,于2005年跨入千万吨级大钢企行列。2005年末,资产总额581亿元,在册职工总数93569人,产钢1607万吨,位居中国第二位。

宣钢创建于1919年,计划经济时期是国家定点生铁供应基地,同时为冶金行业培养输送了大批矿山开采和生铁冶炼专业技术人才。市场经济条件下,宣钢在逆境中崛起并获得较快发展,成为国家重点钢铁企业之一。承钢是1954年国家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一直致力于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相关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是中国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技术的发祥地和北方最大的含钒钢生产基地。

2006年2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承钢集团、宣钢集团整体并入唐钢集团,组建成为现在的唐钢集团。 2008年6月,唐钢集团与邯钢集团合并重组成立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河钢集团的全资企业。

截至2017年末,唐钢集团注册资本51.43亿元,总资产2434.20亿元,总负债 1823.67亿元,净资产610.53亿元,资产负债率74.92%;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 1252.77亿元,利润总额12.03亿元,净利润6.29亿元。在中企协近日公布的企业排行榜上,排名全国企业500强第43位,全国制造业500强第16位,黑色冶金及压延加工企业第4位。

4、河钢集团——唐钢集团、邯钢集团强强联合组建而成。唐钢所属的河钢集团实力庞大:截至2017年,河钢在全球拥有员工12万余人,其中海外员工超过1.2万人,实现年营业收入3068亿元,总资产达3762亿元,连续10年位列世界企业500强,2018年位居第239位。

河北钢铁集团主导产品包括:棒材、线材、型材、热轧带钢、热轧板、冷轧板、镀锌板、彩涂板、宽厚板、焊管、五氧化二钒、钒氮合金、钒铁合金等系列,几乎涵盖市场需要的所有规格。

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唐钢集团还是唐钢集团背后的河钢集团,都是超级巨无霸!此次宝武集团染指唐钢,这背后不简单啊!

二、关键人物——“温州太守陈荣”-“钢铁航母”掌舵人陈德荣!

1、业界一直呼吁并购重组,钢铁航母到来。长期以来,中国钢铁市场集中度都不高,虽然工信部、中钢协以及业界都在一直呼吁加大行业整合,但并购现象仍然较少。对于宝武钢铁集团及其前身宝钢集团而言,其是中国钢铁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并购主力军之一,此前曾吞并八钢集团和韶钢集团,二者分别是新疆和广东两大区域的最大钢铁企业。

2016年,宝钢集团对武钢集团实施战略重组,后者并入宝钢旗下成为子公司,宝钢也改名为宝武集团,这成为中国钢铁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案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宝武集团由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联合重组而成,于2016年12月1日揭牌成立。宝武集团注册资本527.9亿元,资产规模7395亿元,产能规模7000万吨,位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2017年,宝武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4004.8亿元,利润总额142.7亿元,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162位。

也就是说在2016年钢铁航母中国宝武正式起航。

2、“互联网+钢铁”,钢铁航母掌舵人陈德荣。在宝钢集团、武钢集团的徐乐江、马国强纷纷离场之后,中国宝武进入了“陈德荣时代”。

陈德荣接棒的这艘钢铁航母,目前已初调完毕。按照马国强此前的提法,宝武重组将是一个从联合走向整合、融合,最后深入到化合的过程,如今已经在从第二步走向第三步。

宝钢股份于2018年年初召开的宝武整合融合工作推进会显示,过去的2017年,宝武整合工作按年度节点保质保量完成了680项任务、196项里程碑任务、52项协同效益快赢项目,截至2017年12月底,累计实现快赢项目效益13.56亿元,并基本实现职能管理全覆盖,采购、销售部分业务集中统一,整合工作进展顺利。

同时,18个信息系统上线运行,为规范管理行为和提升管理效率创造了条件;武钢有限正式员工劳动效率提升11.2%;生产、设备、劳务及其他协力人员精简率约30%,费用降低20%。

2018年,整合融合依然是中国宝武的工作重点,今年也是从整合走向融合的关键阶段。宝钢股份董事长戴志浩曾表示,走完融合,“需要3-5年时间。”

而文化融合则被认为是中国宝武的长远挑战。马国强曾分别形容武钢集团、宝钢集团为“典型的老国有企业”和“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企业”。这份文化融合,可能要花上长达10年的时间。

【陈德荣简历】

陈德荣,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85年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获得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

1982年 2月参加工作,历任浙江省杭州钢铁厂技术开发处副处长、转炉炼钢分厂副厂长、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转炉炼钢厂厂长、浙江冶金集团(杭州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还在转炉炼钢生产线上历练过。

1998.04——1998.06,浙江省嘉兴市政府副市长;

1998.06——2002.03,浙江省嘉兴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2002.03——2002.04,浙江省嘉兴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市长;

2002.04——2007.08,浙江省嘉兴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

2007.08——2007.09,浙江省嘉兴市委书记、市政府市长;

2007.09——2010.07,浙江省嘉兴市委书记;

2010.07——2012.06,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

2012.06——2013.06,浙江省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

2013.06——2014.08,浙江省省委常委,浙江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

2014.08——2016.05,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6.05——2016.10,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6.10——2017.02,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7.02——2018.06,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

2018.06——,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在杭州钢铁工作15年之后,1997年5月,陈德荣“商而优则仕”,开始在浙江省政府部门工作,曾任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等职。尤其在其主政温州时,温州正经历着民间借贷危机、中小企业倒闭潮、房地产泡沫破裂等危机。

陈德荣曾疾呼“温州该醒一醒、紧一紧了!”随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从土地清理整顿、拆违到环境再造、城市扩容。陈德荣的“积极有为”被当地人称为“陈氏改革”,温州市民也称其为“荣哥”。

不过,陈德荣在温州主政时期拆违力度空前,也触动了固有利益格局,从而获得另一个绰号“陈拆拆”。在2012年2月的世界温商大会上发言时,陈德荣说到网民对其的调侃:还有人叫我“温州太守陈荣”,中间缺了个“德”。

拆违带来的争议是陈德荣在温州3年的烙印之一。有官员曾回忆:取得很大的成绩,也付出沉重代价,“利益太大,拆一片,骂一片,得罪了不少人。”

陈德荣在离任温州市长前对自己的评价则是,“在温州工作,我没有偷懒,做了一些事”。

2013年6月26日,陈德荣被免去温州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调任浙江省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浙江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1年之后,2014年8月,陈德荣回归钢铁老本行,调任宝钢集团。

调任宝钢集团至今,业内有人士评价其较为推崇“互联网+钢铁”的商业模式,并力推金融、房地产等多元化非钢产业。

成立于2015年2月的欧冶云商被视作宝钢集团实现战略转型的核心平台,陈德荣当时即兼任了欧冶云商总经理,并频频为其站台。

在2017“互联网+钢铁”双创高峰论坛上,陈德荣也作为重磅嘉宾到场。陈德荣表示,钢铁电商体系的构建,将使得钢铁生态圈更加健康、持续发展,能够为更多的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也将为中国从钢铁大国成为钢铁强国作出贡献。

另外,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陈德荣还多次提及通过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在《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规划(2016-2021)》中,中国宝武到2021年钢铁产能目标是1亿吨。中国宝武集团总经理陈德荣在首届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曾表示,“未来中国国内的钢铁产能会下降,但是行业集中度会得到提升。在下一步的行业规划中,国外的重组并购将发挥重要作用。”

据媒体报道,陈德荣认为,中国钢铁业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先行者,必须尽快改善行业长期存在的粗放式发展的问题。未来10年-20年,钢铁行业是一个长周期的去产能化的过程。现在全国的钢铁产能有11亿多吨,未来10年-20年预计有6亿吨的产能要去掉。这就意味着,长期来看,中国钢铁行业资产将深度整合。

如今,初调完毕的“中国航母”如何在“陈德荣时代”实现深度融合,拭目以待!

3、宝武频频发力,努力改变大而不强格局。2017年9月,*ST 重钢公告称,重钢管理人收到来函,四源合基金与重庆战新基金因看好重庆钢铁司法重整后的发展前景,拟共同出资设立钢铁平台公司作为投资人参与重庆钢铁此次重整。

四源合基金的背后是国内第一大钢铁企业宝武钢铁集团。2017年4月,宝武集团等签署四源合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基金(筹)框架协议,中国第一只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基金成立,总投资规模设定为 400亿~800 亿元。通过入股西南大型钢铁企业重钢,宝武集团将其产业版图延伸至此前较少涉足的西南市场。

据媒体报道,宝武钢铁集团时任总经理陈德荣表示,并购是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提升的一个必由之路。中国未来整个钢铁产能会长周期回落,但是现在非常分散,中国几百家企业8亿多吨钢铁,即便中国宝武这么大企业,产能也只占中国总体产能的7%,新日铁就占了百分之六七十,所以未来通过联合整合并购提高产业集中度是一个方向和趋势。

三、外媒报道宝武集团收购马钢集团但随后辟谣,业内却称必然!

1、外媒报道宝武集团收购马钢集团,双方否认:9月25日,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正就收购其竞争对手马钢集团进行谈判。消息人士表示谈判还未进入初步阶段,具体收购金额也暂不可知。

但随即宝武集团宣传部表示,该消息不实,相关负责人对此次收购予以否认,并表示目前该集团尚未接到任何此类通知。马钢集团宣传部表示,目前该集团暂未收到任何关于此次收购的消息和通知。

据宝武集团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公司也接到过类似信息,近期前的一次媒体沟通会上,公司董事长陈德荣曾对此有过澄清,到目前为止没有变化。据查询,当时陈德荣回应宝武与马钢的重组传闻称,目前尚未接到任何通知。

2、业内称合并是必然的,但必然的原因是什么?虽然两集团均是否认,但是多位钢铁行业人士表示,宝武集团收购马钢集团是产业整合的需求,兼并重组是必然的。两家钢铁集团产品互补,地理位置也十分接近,因此收购是正常合理的。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双方正洽谈收购的事,但是后市如何发展还需要持续关注。谈判尚未公开,因此推测谈判进度尚未超出初步阶段。”

钢铁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如果收购成功了,能够助力宝钢集团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区域布局。”

而就在此次收购传闻出现之前,9月13日,由中国宝武、鞍钢、马钢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华宝冶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揭牌。

这是国内率先设立的专注于冶金行业的专业化资本运作平台。据了解,新设立的华宝冶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4家股东共出资20亿元人民币,运作目标是化解冶金行业过剩产能、促进冶金行业健康发展。

其中,宝武钢铁集团持股比例为37.5%,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鞍钢集团各占比25%;马钢集团则持股占比12.5%。成立后的华宝资管具备化解冶金行业产业危机的先天能力,可以从供应端“寻找风险源”、从产业链各环节调整产业布局,从而消除落后产能、提高行业效率、化解产业危机。所以此次合作也被部分媒体解读为宝武集团与马钢集团重组的“序曲”。

9月15日前后,就有传言称,宝武钢铁集团已经在马钢集团设立办事处,2019年将挂牌“中国华东钢铁集团”。马钢这个名词即将消失,马钢集团即将成为央企的一部分。

尽管宝武集团与马钢集团均表示目前尚未接到任何关于收购的通知,但有媒体报道,此前,宝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的兼并重组还刚刚上路,宝武集团力求在这方面有所培育。陈德荣当时表示,“目前有几家标的物,但还在过程当中。”

3、马钢集团—“中国钢铁第一股”。马钢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A+H股上市公司,由安徽省政府授权经营,现有员工4.3万人,具备2000万吨钢配套生产规模,形成了钢铁产业、钢铁上下游关联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主导产业协同发展格局。2017年,马钢粗钢产量1971万吨,资产总额91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797亿元,利润总额56亿元。

马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马鞍山铁厂;1958年马鞍山钢铁公司成立;1993年成功实施股份制改制,分立为马钢总公司和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马钢总公司依法改制为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马钢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60年代,建成了我国第一个车轮轮箍厂,填补了车轮轮箍国产化的空白;创造了“三清、四无、五不漏、规格化、一条线”的文明生产经验,“江南一枝花”享誉全国。80年代,建成了我国第一套高速线材轧机,成为我国线材高速轧制技术的摇篮。90年代,成为我国首批9家规范化股份制试点企业之一,享有“中国钢铁第一股”的美誉;1998年建成了我国第一条H型钢生产线,填补了国内大H型钢产品的空白。

4、中国钢铁行业大而不强,结构有待优化。而去年,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产量为6539万吨,马钢集团产量为1971万吨,这两家公司的总产量为8510万吨,甚至超过了美国钢铁总产量的8160万吨,也仅比全球最大钢铁生厂商安塞乐米塔尔的产量低1190万吨。

虽然中国宝武目前的钢铁产量排名国内第一,然而占据全国总产能的比例却不到8%。按照规划,其未来三年宝武钢铁产能规模的提升目标为8000万-1亿吨。陈德荣此前也曾提及,未来将通过并购等方式继续提升公司的钢铁产能。

由此可见,宝武钢合并马钢应该只是时间问题了!陈德荣想要改变的应该是中国钢铁行业混乱、大而不强的格局,还有更多的要求!

四、为要什么宝钢股份是值得买的? 7块目前是宝钢的良心价!

1、钢铁是夕阳行业,但需求是客观存在:都说钢铁是夕阳行业,这我当然知道了!但是就目前为止来看,人类的吃喝住行等不仅仅是距离钢铁越来越远,而是对于钢铁越来越近,对于钢铁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纵观人类历史,那些巨鳄、巨富以及跨世纪的大家族以及大财团等权势人物起家和支撑的都是在石油、能源、钢铁、煤炭、机械、开采等等行业,这些都是历史清清楚楚告诉我们了,产品会更新迭代但是不会消亡。

2、钢铁是周期性行业,但宝钢磨平周期:钢铁钢业是一个周期性行业这个毋庸置疑,但是我们这次要提出的是,宝钢股份在多次兼并重组和运作以后,开始了多元化的生产经营,已经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来烫平、熨平周期带来的影响,是尽量较少周期的波动,这是这家公司另外比较独特的地方,就是说他以后想要步入稳定经营,受周期影响较小的公司。

3、未来只买龙头股,宝钢绝对数一数二:目前的A股市场正在朝着国际化、机构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未来市场话语权是掌握在机构手中,是掌握在专业人士手中,未来的资金是主要流向少数几家龙头公司。而宝钢股份这样的绝对龙头企业,将是国内外机构资金已经大资金的重点配置对象!类似MSCI、富时这样性质和级别的资金就是喜欢类似宝钢这样的企业!就是因为龙头、业绩好、流动性好、公司优质等等,他们能看懂、能看到,组破位行业龙头,宝钢至少也得值2000亿市值的!

4、财务结构良好,宝钢至少值多少块钱:我们别的不说,从财务指标的每股净资产这一项来看,宝钢股份平均至少在7块钱。每股净资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假如宝钢股份破产清算了,它一股至少也值7块钱啊!而宝钢股份现在的股价是一直在7块多点晃悠,还不到8块!这样的优质企业,你愿意给予更多的关注吗?你能看到宝钢股份的投资价值吗?这样的企业向下跌我们不应该高兴的买吗?他向下跌难道不是机会?

平安证券:

天风证券:

中泰证券:

国泰君安:

招商证券:

长江证券:

国盛证券:

注: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个人言论不构成投资建议,欢迎交流!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