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第一次学考选考在什么时候?

来看一下各科目考试时间安排:

本次学考报名对象为本省2016级普通高中在校生、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

本次选考报名对象为参加本省普通高考招生的2016级高中在校生和符合高考报考条件的相关社会人员。

17级、18级的高中生们,由于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学考选考时间调整为每年的1月和6月,并且高三起才能参加选考。

选考,作为高考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才能获得高分呢?浙考将在今天开始为大家推出“学霸故事”系列文章,来看看这些考上名校的超神的前辈们,是如何过关斩将,取得优异成绩的!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来自浙江大学2017级医学试验班李浣羽同学分享的物理和生物的学习心得!

书本的知识怎么学习?

练习各种题型时该注意些什么?

学霸名片:

浙江大学2017级 医学试验班 李浣羽:物理97,生物100,化学100,高考总分680,毕业于慈溪中学。

物理:课本脉络要理清,做题思路要牢记

物理很重要的是基础知识,很多时候基础概念的混淆会导致公式、定理使用错误,对题目模型的不理解;在清楚要点和概念以后,重要的是掌握典型例题,掌握和使用物理模型;接着通过题目强化知识点和立体模型。

首先是理清课本脉络:必修1、2,选修3-1,3-2,3-4,3-5中的具体知识点网络在很多参考书中都会涉及,可以通过借助知识导图的方法理清课本知识的逻辑。在这方面中,特别要注意主干知识,以及主干知识与主干知识之间的联系,简单的比如说电磁学中就涉及了很多力学知识。

在对所有知识大概心中有数以后,就可以针对每一块内容强化知识点的概念。对公式定理的正确理解会让做题的思路更明确。

接着是掌握例题和模型:复习用书和教师材料中都有涉及。比如说电磁感应的题目,不管题干有什么创新首先要分析清楚题目给了什么条件,要求什么数据,然后分析磁通量、电动势电流方向以及速度功能,可以适当画出简化图。

在模拟题中,逐渐熟练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并积累解题模型。遇到难题是尝试从不同角度(质点牛顿定律分析,功能,动量等等)分运动顺序进行分析。同时还应注意解题的规范化,文字、表达式规范、结果规范。

生物:背书很重要,各题型这样答

生物是一门需要记忆的科目,所以书本尤为关键。将书本上的知识记住并且融会贯通是很重要的。只要熟练掌握五本书的内容,基本问题就解决了。

其次需要理解运用,在书本上的知识熟记的基础上,怎么正确利用知识去回答题目也是关键。

选择题中:通过回忆书本内容排除错误选很多书中的微小细节也是选择题的干扰项地方,所以书本内容十分重要。选考的三个选择题还是侧重于理解应用,将给的题干简化成书本或者平时做的题目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平时要多背书:可以通过同伴互相抽查的方式避免遗漏书本的细节。多做题也是很好的巩固方法,经常会在做新题的过程中发现还未掌握的知识点。简答题,基本上还是课本内容的回忆和简单应用。信息题的分析方法和选考选择题相似,要简化并理解信息,再利用知识点解决问题。

最后的实验设计题:首先需要掌握实验题的模板,实验步骤有一个大致的感觉,平时多练的过程中可以积累很多实验案例(植物实验、动物实验、细菌实验等等),还有一些实验设计中尽量严谨科学的语言,尽可能考虑到每一方面,写的详细。

距离11月选考时间已经所剩无几,看了这位学霸的心得分享,我们再来说说这段时间的复习该怎么安排?

物理:

一、自主复习、统筹安排

在11月选考之前,从时间上看,老师能在课堂上给大家进行系统的一轮复习的时间并不多,所以物理选考的准备更考验的是同学们自主复习的能力和毅力。

建议同学们自主复习时,按部就班地将高中所学过的知识点、概念、公式、定理、定律以及所有实验梳理一遍。在自主梳理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多问老师;当然同学间也要多多讨论,集思广益!

二、寻找自身薄弱环节,反复练习、逐个击破

每个同学都有自身不同的弱点,要善于通过每一次的作业、练习和考试,为自己把脉,寻找自己经常出错,或容易失分的考点或题型。以便在安排自主练习时尽量多找此类考点、题型进行练习。

生物:

1.回归课本、抓好基础

建议大家要养成每天(大约20min)阅读、背诵生物课本的习惯,来加强基础知识记忆。基本概念及理论的复习在整个生物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作用,希望大家对自己有一个要求,就是在70分部分的目标就是零失误。做到极致,才能立于不败。

2.难点扫清、重点突破

基础分要到手,难题也不要落下,才能在生物得分上与其他人拉开距离,获得高分,取得优势。

3.重视实验、冲击高分

生物实验一直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主要考查实验目的的书写(记住格式——“探究或验证××对××有什么作用”,注意实验目的应该是一句肯定的话,而不是提一个问题);实验步骤的书写(一般都是对照实验,注意随机分组、等量处理、单因子变量等等);实验结论书写(记住格式——“一定的范围内,××对××有什么作用,而且随着××浓度的提高,作用会怎样等等”);实验结果的呈现(通常都是画图,曲线或柱形图,一定要注意首先是设好坐标轴,然后各组的曲线或柱形图要有标注)。

实验题往往是失分较多的地方,在复习时,大家还应结合考试标准掌握课本实验,做到活学活用,平时也要有意识地加强实验题的训练,培养自身的实验设计能力。

以上就是这期的学霸故事了,一定让大家有所收获。如果你也是一位已经毕业的学霸前辈,也给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