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盛长歌》在上周迎来了史上最低黄金档收视率,尽管有《快乐大本营》“压阵”,但《天盛长歌》的收视率只有0.233%(CSM 52城),可以说是扑底也不为过。

那天,湖南卫视的整台收视率是省级卫视之冠。

事实上,自从《天盛长歌》播出之后,收视率就一直不尽如人意,始终出不了圈,相比前期的大制作大投资大IP的宣传,如今的窘境,实在令人尴尬。

尽管不叫座,但叫好者并不少。豆瓣评分7.5,是暑期档中评分最高的一部,“制作精良”“良心剧组”,几乎成了这部电视剧的特有名词,但凡《天盛长歌》出现,必定有其相随。

为其鸣不平的人也有许多,看剧的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其他人会觉得这部剧不够好,在他们看来,这部剧是完全的“业界良心”。

凭心而论,《天盛长歌》硬件制作数一数二, 服化道良心,导演资历深,作品够强,演员同期声收录,大笔的投资,也都算是花到了正道上,各家老戏骨都被邀请到了其中,可以说是群星荟萃,强者与强者间的较量。

如今大家对于这部剧的争议颇大,有人认为剧情拖沓台词拖拉故作深沉,有人却乐在其中认为格局极大良心制作。不论如何,这部剧的“扑街”已成事实。

也正是这部剧,让陈坤彻底地走下了神坛。看起来一直都有主角光环加持的他,在《金粉世家》(点击灰字可查看历史文章。)《像雾像风又像雨》中大放异彩,直到今日仍有许多人忘不了当年的他,尽管一副贵公子模样,可眼神中的迷茫忧愁做不得假。

之前的“厂花”一角,眉眼之间,尽是魅惑,然而在今年的两部电视剧中,不知何故,陈坤长久以来的媚气和仙气,全然尽失。《脱身》的播出,让暌违电视圈9年的陈坤“跌下神坛”,《天盛长歌》似乎是再度论证,出走电视圈的电影咖陈坤,再度回归,遭遇了水土不服。

首先摆在人们面前的是“不适感”,这种“不适”的来源来自于人们对于陈坤的认知冲突。“此翁白头真可怜,依稀红颜美少年”,一向以贵公子示人的他,却要平白演出几分活泼,这生生“逼出”了陈坤的“中年油腻感”。

有不少年代戏,男演员都是从年轻时代一路演到年老,比如《金婚》中的张国立,比如《父母爱情》里的郭涛,然而角色设定足够复杂,性格足够成熟,由中年时代的他们扮演并不会觉得违和。

可陈坤的今年的两次电视剧试水,都非得要演出青年角色“动若狡兔“的一面,这就放佛是沾了花生油的绿漆,刷再好的黄瓜也油腻了。

在《脱身》中,他一人分饰两角,饰演性格迥然不同的双胞胎兄弟,其中哥哥乔智才是“街头浪子”,痞气满身,陈坤的演绎,嗯……根本无法让人直视角色,扮演感极强。

陈坤对于活泼调皮的理解似乎仅限于瞪眼装傻,大幅动作,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演”出一个人的匪气。

他离曾经在街头的年轻岁月太远了。

在《天盛长歌》里,他演16岁的皇子宁弈,扮猪吃虎,本身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却要在多疑的皇帝和如狼似虎的众位哥哥面前,装疯卖傻扮演病娇傻白甜。

每当饰演的“第二人格”出现时,那种跳戏的不适和尴尬感就挥之不去了。眉眼之间皆是精明的人,又怎么能演出真正的傻白甜让人信服?

GIF

在第四集中,陈坤在朝堂之上,看似没心没肺说出“如若那大成还有遗孤在世,那岂不是天盛就没有太子了”之时,画风极为夸张,努力噘起的嘴和故作无辜的姿态,一眼就被人看破。

出戏的观众之所以出戏,也不过是觉得怎么可能有人真的能相信如此拙劣扮丑的演技。

GIF

但当宁弈展现“权谋本我”时,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无论是对下属,还是对谋臣,还是对敌人,都有该有的样子;而到了需要“傻白甜宁弈”出现时,他的表现是一道送命题,根本骗不过任何人,就别说上届权斗冠军亲爹皇帝了。

陈坤的精明,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容颜的高级,在于深邃和神秘。他的眼睛里有特别的光,让人一眼望不见底又想去了解,这张脸上是写不得傻白甜的。

年轻时陈坤和陆毅在一起演《像雾像雨又像风》,陆毅看上去阳光正义单纯,而陈坤,不论怎么看都是一个有故事的男青年。

GIF

他的眼里是有故事的,所以才显得深邃,恨不得将人吸进去听他的故事。

所以在《脱身》里面,他扮演的弟弟乔礼杰满腹学识,“一本正经”,并不违和,可到了哥哥乔智才这儿,他的市井气息则是“装傻充愣”,显得尴尬。

观众的不适,还来自于他从电影到电视剧的转换把握不当。电影艺术是“一瞬间的永恒”,需要演员在每个镜头中仔细琢磨,把握分寸,而电视剧是长篇运作,需要的是情感流畅,人物代入,一气呵成,需要适当的夸张。

演员在积累许久情绪后的瞬间爆发显然会震慑住一大批人,但当他在一场又一场戏中,磨了一遍又一遍之后,疲惫可想而知,很多想当然的加入和扮演,就会在无形之中给角色减分。

这是许多电影演员重回小荧幕时都会遇到的问题,显然,陈坤也过分夸张了电视剧小荧幕的情感把控,没把握好尺度。

宁弈把眉毛拧作一团,眼睛里写满吃惊,这就是一个脸上写着“我装傻白甜”的心机Boy啊!

至于中生代始终逃脱不了年龄感,陈坤恐怕不是被骂得最惨的,最近被许多人说着没有少女感的周迅可能更有发言权。在电影短暂而梦境一般的优秀打光之下,颜值能撑一撑,但在电视剧庞大的镜头之下,加之过于夸张的表情,只是出卖了他的年龄罢了。

很多人说,周迅就算老了也是“精灵”,陈坤就算有皱纹了依旧是“厂花”,他们被外界押上了神坛,在巅峰之时,是对他们的褒奖夸赞,而在中年之后,就都成了禁锢。

陈坤不知道吗?我看未必。

那他为什么非要接拍这两部让他“走下神坛”的电视剧呢?

他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毕竟江山代有人才出,中生代大多数早年在电视圈混出了国民度,打下了江山,如今已经到了守江山的时候。

没有人愿意服老,年轻时的成功,将他们捧上天去的耀眼,到了中年可能就蒙上了一层灰,试问有几人能接受这层灰?

如今中年一代的演员,也不过几条出路。有人演而优则导,比如徐铮,比如黄渤。当然更多的是“演而优则导,导却没导好”,要不然口碑不好,要不然口碑票房全扑。比如黄磊的《麻烦家族》,李晨的《空天猎》,邓超《分手合约》,《恶棍天使》,都是类似情况。

有人早早转型做投资人创业。比如任泉,黄晓明,开火锅店,做服装品牌,投资红酒,成立影视文化公司,他已经被称为“娱乐圈的隐形富豪”了。

而剩下的那一批,“导”不好,创业“难”,就只能靠人气和口碑在小荧幕“圈钱抢地盘”了,这也是目前中生代的一种主流选择,比如陈坤的同班同学赵薇,即便投资成功,电影圈作品票房也相当不错,依然重回电视圈,出演《虎妈猫爸》,也加入综艺《中餐厅》怒刷国民度和好感。

典型代表还有在《如懿传》谈“黄昏恋”的两个主演周迅、霍建华。

周迅演技口碑佳,早年有电视圈的人气,国民度高,回归电视圈之初,就靠《红高粱》获得了盛赞以及高片酬。而霍建华一直走“电视圈花美男” 路线,虽演技普通,但也苦熬熬出了资历,报酬丰厚。

在众多朋友回归小荧幕之时,陈坤投资了《钟馗伏魔》,最后扑了。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愿意去回顾这件事,时隔一年之后,他才可以切实地承认,那是一次失败的投资。

那之后他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等到再出来之时,发现外面已然变了天。曾经他信赖的朋友如今大都陷入了和他一般的窘境,那些给过他高光时刻的人,无一不被放在年龄的十字架上由着来回的观众点评。

他也必须回去,因为他渴望重拾曾经的高光时刻。

仔细考量,不仅是陈坤,或早或晚,这些中生代演员们都遇到了摆在演艺生涯面前最大的问题:囿于年龄,囿于咖位,囿于界内现状,无剧可接早已成了常态。

《如懿传》一播出,周迅的颜值遭到了“诟病”,指责她一把年纪硬凹“少女感”,可《如懿传》是当初周迅手里拿到的最好资源了。

在澎湃新闻对演员秦昊的一篇专访里,他提到了这件事:

“我记得当时发朋友圈,周迅在下面留言,她拍《如懿传》去了,她留言说,你也赶紧啊,可以拍啊。我就说,你怎么想起来拍电视剧了?她还说,现在哪有好电影啊?送我手里的剧本一个个写得那么傻,怎么演啊?”

和她有同样困惑的中生代还有不少,比如做演讲提到自己中年困局的姚晨,比如前一段时间在微博发声的杨蓉,等等。

孙俪自从27岁出演《甄嬛传》以后,便试图只接大女主戏,然而到了《那年花开月正圆》,观众照样质疑她玛丽苏,用力过猛和不再年轻。

曾经只演女主的梅婷,如今只能在配角市场找出路。《琅琊榜风起长林》里的皇后,网剧《疯人院》里人格分裂的人物,《天盛长歌》里的宁弈母妃等,梅婷的高超演技被许多人夸赞,而背后是她为了不被人遗忘所做的全部努力和妥协。

上神坛难,下神坛更难,像陈坤、周迅这样的国民度高,电影成绩突出的中生代,路会更窄,因为他们已经被名气挟持到“神坛”上,是制作方的摇钱树,又该如何做配呢?

中生代年过不惑,年龄到了,得有匹配能够诠释这个年龄阅历,演技实力的剧作,而不是向下跟年轻演员争角色,可惜如今这样的机会太少了。如今的演艺圈,容得下他们做男女主的除了婚恋故事,就只剩大女主大男主,但都是成长型的角色,年轻一些尚还演得,可如今,要42岁的陈坤硬装16岁,也不知该做何反映了。

观众在嘲笑,制片方在逼迫,只有他们清楚,现在不演,以后更没得演了。

人生能有多少高光时刻呢?当年豪气冲天,嚷着“我要做个伟大的演员”的陈坤,如今依然在追寻,但他已不再执着于“伟大”了,因为现实不允许。

但他不愿服老,没有人愿意服老,但却不得不被岁月的流逝追着撵着提醒他,青春不再了,所以只能继续追寻,哪怕明知道当初的感动和快慰可能都已不再,但却总设想着“万一”发生的那一天。

没有人愿意被时代抛下,那些被时代漩涡裹挟至浪尖上的人,更不愿意接受浪打下来的那一刻。

Good Night

今晚又出来放风啦。

遇见了很多很可爱的人,治愈了一整天的丧。

希望今天的你,和以后的每一天,都能遇到让你开怀的人。

晚安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