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沙面家国情”系列

侠骨柔肠紫洞艇

当时场景:

珠江月照,沙面岛畔;紫洞艇里,剑胆琴心。

时为清光绪二十六年,即公元1900年。

(注:昔日紫洞艇)

镜头轻摇

清末沙面,珠江边上,云集各式“紫洞艇”,实多为歌妓劝酒、倚红偎翠的风月场所;其中一艘,座上客常满,总泊沙面,醉看烟花。观其主人,年过半百,豪气干云,舟中尊称“邓三伯”,江湖传闻乃金山豪客,临老入花丛,夜夜喜笙歌——

(注:邓荫南先生)

低沉旁白:这是反清志士邓荫南!

字幕弹出

邓荫南,广东开平人,仗义疏财,枪准擅猎,通晓炸弹。自青年时代,目睹清廷腐败、丧权辱国,立志“必须驱逐满虏,光复华夏,中国始有救药”;被清廷追缉,逃往檀香山,经营而为富商,与中山成为刎颈之交,共创兴中会,致力反清,百折不回。此次,为配合惠州起义,邓老潜回广州,策动举义,亲任总司令,沙面紫洞艇正是掩护起义大本营所在。

内幕揭秘

问:为何上花艇?

答:清廷罗网,杀气腾腾;风月酒舫,掩人耳目。

追问:为何在沙面江边?

答:租界旁,花艇众,避罗网。

再问:没怀疑?没搜查?

答:艇上常客,英国人摩根,常住沙面;吴羲如,资深清军;苏焯南,往来客商;史坚如,翩翩公子。洋人清兵生意佬、公子都是聚义人!谁能料到?

结局

沙面谍战堪称隐秘,但两地举义均不幸失败:惠州义军弹尽,广州史坚如谋炸两广总督不成,被俘不屈,壮烈牺牲。

说史

为推翻满清,中山领导下,曾十次起义,均告失败,但浩气长存,唤醒民众,动摇清廷根基;至辛亥年,武昌振臂一呼,两月间十多省响应独立,清廷轰塌,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反正,两广总督张鸣岐经沙面而遁,广州不经血战而光复;此时感慨,十败十战,方有垓下!每一次牺牲都是不朽的!而牺牲又何止在疆场?笔者只就昔日沙面紫洞艇中邓荫南、史坚如两位先驱,做两点现代人最关心话题的越空采访,近距离感受当年那壮怀激烈、铁骨柔肠——

采访1,跟邓老谈钱

自古英雄不谈钱,可一分钱能难倒英雄汉!中山先生海外奔波,呼吁革命,殚精竭虑,筹集义款,可,谈何容易!笔者感叹的是,当年先驱们慷慨赴死的同时,怎样面对那两端无法割舍的家国之情?怎受得那俗不可耐而又无奈的谈钱窘况!开篇,沙面紫洞艇里的谍战烟幕,全为瞒天过海,哪里是、又如何能花天酒地?邓老不是富商吗?是的,但他尽其家产投入革命,不是一次,而是每次;辛亥前是,屡败仍是;胜利后是,遭挫还是。辛亥后,几经波折,各地革命后的新都督们尚多疑虑,自有算盘;而邓老再次抛弃私产,投身讨袁护法,不忘初心,至公无私!相比上回《沙面囧谍记》所说1922年谍战故事,邓老早在二十多年前就闯过生死险滩;而让人唏嘘的是,这二十多年来,风云变幻,共和蹉跎,老人家全都身历其中,心痛如绞。陈炯明之变前,经民选,邓老出任广东东莞、开平两县县长,据辛亥前辈冯自由所记:“居官数月,赔累逾万,遂急自请辞职”;陈炯明事变,中山蒙难白鹅潭,邓老闻讯,倾其所有,独自以万元接济中山,并举兵讨陈;中山苦撑,终离穗到沪,邓又追随之;1923年,中山组织讨贼军收复广州,而邓老心力交瘁,撒手人寰。中山含泪敬题悼词,追赠上将,国礼葬之,碑立今广州先烈路。

采访2,访坚如家事

前言:史坚如烈士事迹,曲折悲壮,正史多载,笔者不必赘言。在众多政协文史资料中,笔者寻得烈士嗣子史勖济先生早年回忆录,谨作摘录,亲人自述,佐以史料,艰难时日,家国情怀,呈现镜头——

镜头1《壮哉美少年》

注:史坚如烈士,牺牲时年仅21岁,还未成婚置室。日本友人宫崎寅藏回忆录《三十三年之梦》中称坚如为“美少年”革命家,“容貌如玉,胆大如斗”,是“中国革命之天使!”

镜头2《香灯何处》

“史坚如烈士(1879—1900)是我过继的父亲,我原是他的亲侄子。嗣父壮烈牺牲后的第七年(1907年)我才出生,所以我从来没有见过他的面。直至辛亥革命成功的次年(1912年),即我六岁的时候,才由家里正式确定我承继史坚如烈士,这时距离我嗣父殉义已十二年。”

注:依照惯例,必须有嗣子披孝捧灵位上祠。

镜头3《偷》

“到我稍晓事时,从祖母和生父口中,知道当时嗣父和三姑母为接济革命党人活动经费,曾将家里部分屋契偷出,伪造假契放回原处,以免露出破绽,真的契据便拿去抵押借款(数目为三千元)。这件事,在我嗣父牺牲后才发觉,我的祖母不止一次跟我们谈起。我的祖母在所生子女中,最疼爱我的嗣父,常对家人和亲友夸赞他聪明能干,却绝不知他已投身革命事业。”

镜头4《焚心以火》

“我嗣父在发难之前,预计必将招致危险,后果严重,株连家人,先将我的祖母等迁到澳门,由三姑母憬然陪往。我祖母等走后,我嗣父先将祖先神位等概行焚毁,免被清兵污辱。”

“全家再迁到九龙新界的屯门(当时该地还一片荒芜)隐蔽,改作张姓,手胼足胝,开荒种菜为生。亡命的时间长达十二年,辛酸艰苦,自不待言。”

注:史氏,祖为翰林,主编《番禺县志》、《广州府志》,诗书传家;而今毁家纾难,艰难十二载!辛亥后,史家才恢复姓氏。

镜头5《泼墨供词》

注:据载,坚如被捕,从容道:“两天未吃饭,先来碗面!”;面对逼供,笑数清廷权贵为同党,敌怯,泼墨遮供词。

镜头6《烈士像,慈母泪,断肠人》

注:坚如之父早逝,全靠母亲持家。辛亥后,雕像纪念。墓祠现设广州黄花岗。

“开头,只凭家里珍藏的嗣父相片摹刻,但第一二次的姿态神采还不够逼真,后来,请我的祖母详加指点,改了多次才定型。我清楚记得那时祖母两眼满含泪水,哽咽发语。她于1924年(民国十三年)病逝,终年八十六岁。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我的嗣父,频呼他的小名,说:阿伟(嗣父乳名)在叫我,你们听到吗?”

镜头7《两岸共忆》

片尾曲《夜空中最亮的星》

在前面的镜头中,常常闪现“憬然(三姑)”的芳名。坚如之妹:史憬然,家人爱称为“憬然三姑”,当时在博济医院习医,娴雅出众,友人把坚如、憬然称为“天使般的兄妹”。憬然全力支持兄长的革命事业,据清末《时事画报》(设在香港)载,坚如炸总督,助手即憬然,女侠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如此才情,令当时与孙中山齐名“四大寇”的陈少白先生对憬然倾心追求,憬然也芳心暗许。

(注:陈少白先生)

可惜,坚如牺牲不久,1902年,憬然回广州泮溪办学,不幸感染霍乱,戕于时疫,化蝶伴兄而去。少白无限悲怆,撰铭立碑,永留纪念,词曰:

雄心脉脉,寒碑三尺。

后死须眉,尔茔尔宅。

国人欲复,哲人不归。

吾族所悲,异族所期。

玉已含山,海难为水。

蹇蹇此躬,悠悠知己。

天苍兮地黄,春露兮秋霜!

胡虏兮未灭,何以慰吾之国殇?!

生一千八百八十一年辛巳,

终一千九百零二年壬寅,

得年二十二。

注:陈少白挽词录于民国名士陆丹林著作,现流传版本之间略有差异。

今天,步出沙面东桥,即可见陈少白先生当年居所“塔影楼”,少白与憬然,本可携手相依于塔影楼上……。

(注:今日塔影楼)

憬然回穗,是和她的博济医院同窗张竹君共同办学;憬然病时,是住在竹君女士创办的医院里,与沙面一水相连的荔枝湾旁;怎料,回天乏术,憬然仙逝,竹君痛彻,致力于预防医学,建言有效控制1904年广州霍乱流行,活人无数。继憬然后,竹君投身辛亥革命,为中国红十字救护、女权运动等先驱,“一生爱国爱民,处处救死扶伤。”在广州时,竹君常与一群知交,乘紫洞艇,经荔枝湾,游白鹅潭,指点江山,众人惊慕!在张竹君心里,总会有憬然同行的身影;在紫洞艇上空,总有一颗最亮的星星在照亮前行,那是,憬然的星星……

注:张竹君着红十字会标识照片,马君武题诗:“女权波浪兼天涌,独立神州树一军”。

结语,时值中秋 ——

今天,沙面岛畔,流光溢彩。

曾记否,昔日紫洞艇中,白眉邓公、翩翩坚如,出没风波,侠骨柔肠;憬然竹君,生死之交,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敬无数先贤,一樽还酹江月。

作者:高志强

综合史料文献所写,照片来自网络,专用论述说明。

【编辑 楚韵】

来源:微社区e家通沙面汇(微信号:xxsbejtsm)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