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量的那把是别人的刀,日本产古刀,刃长65左右吧,全长不到一米。刀不在我手上照片是没有了,你要是觉得我这算自打脸我也认。你要是想看点干货接着可以继续往下翻。

先是我自己的低端龙泉货,蹭刀党,玩过的好刀都是别人的

刃长72,柄长28,重心镡前14

水友的刀,泡了发黑液裹的球拍胶

刃长70+,重心镡前12cm

水友的日产居合刀

镡前15cm,刃长他没说

简单来说的话,日本刀的发展历程是从骑兵武器到骑步通用再到自卫武器的转变

不同时期的日本刀对应的欧式刀剑是saber和手半剑,部分日本刀也可以对标到巨剑

日本刀的形制非常多,不同的刀匠各有特色,这里我就挑一些特征比较明显的列一下

日本早期的毛拔形太刀,刀身刀柄一体化,弧度较大,典型的骑兵刀,是不是有点像环首刀

哥萨克的恰西克马刀

室町时代的日本刀,注意刀柄的长度,这一时期日本刀已经逐渐由单手武器演变成单双手通用了

江户时代初期的日本刀,注意刀身宽度的变化幅度较室町时代减小了很多,这是由于这一时期护甲的进步,使得日本刀也加宽加厚以增强斩切力

19世纪中后期的日本刀,注意那个巨大的切先,这一时期的日本刀已经变成日常防卫用的武器,更强调对无甲目标的杀伤

手半剑,刨去一个直一个弯一个双刃一个单刃,手半剑是最接近日本刀的武器了

日本刀是一种很平衡的武器,斩切和突刺并重,并且某种程度上来说要胜于欧剑。

为了公平起见拿冷钢的手半剑和日本刀作对比,这样工艺和材质相对一致一些

冷钢88hnh(上图的那把),全长115.6cm,刃长85.1cm,柄长30.5cm,重1.4kg,剑身厚0.5cm,

冷钢88bkw,就不上图了反正后期打刀形制,全长102.9cm,刃长74.3cm,柄长28.6cm,重1.2kg,剑身厚0.8cm

从上面两组数据来看,日本刀和手半剑的重量基本一致(按长度等比例计算),略轻一些,剑身厚度却比手半剑厚的多。厚就意味着剑身能承受更大的冲击,也就意味着更强的斩切、突刺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日本刀的重量分配更合理,主要原因就是欧剑平衡靠配重球,日本刀靠刀条造型

配重球这种东西,说白了就是死重,就像T34后脑勺上的钢板一样,实在解决不了就只好用笨办法了

美国的T34重型坦克,炮太重了配不平,最后在后脑勺上焊了一块钢板,后脑勺比脸硬的坦克也是没谁了

我个人觉得同时期的手半剑是不如日本打刀的,冶金工艺日本不算太好,但设计上非常出色,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靠控制刀身的宽度、厚度把重量往后集中,弧度也是一种调节手段。当然欧剑也是这么做的,但显然他们更青睐于配重球……大概配重球砸人很过瘾吧

另外有一点可能不玩这个的人不知道,剑的重心并不是越靠后越好的,一般来说是在护手前面一点的位置,具体的每个人的手感不同,但不会偏出太多。

真要说决斗的话,单手武器最强的还是rapier,同等重量比一般单手刀剑长出十几二十公分,基本是碾压了

比如这把冷钢88CHR,全长128cm重量才1.4kg,重量一样的情况下比手半剑整整长出13cm

巨剑之类的东西除非你有魔山的体格,否则单挑还是不要用了

双手剑拿在手里跟手半剑一个效果,配上那个身高臂展攻击范围不亚于长柄武器……

另,所有刀剑类武器,包括各类双手武器,不配盾的情况下都是让长杆武器吊打

总的来说日本刀是一款非常平衡的单/双手剑,设计非常出色,冶金工艺可能有点拖后腿,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冷兵器时代他算不上主流,地位也就相当于今天的军用手枪——只有你手里没别的武器的时候才会掏出来

真正的主流还是这个

古今中外都一样。

作者:宽以待人 来源:知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