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导读

近年来,我县紧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坚持智志双扶、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齐头并进,以整治农村不良陋习为重点,通过实施环境整治、文化惠民、村风文明、道德提升等四大工程,以外促内,以内带外,内外兼修,激发了广大贫困人口增收致富实现脱贫的信心。

金龙镇木金坑秀美乡村建设点

实施环境整治工程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我县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在2017年对8个省级贫困村平均每村投入180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基础上,2018年又筹集资金3.5亿元,在67个非贫困村各投入500万元,以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沟、改塘、改环境和建设电力、广电、电信网络等“七改三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重点,统筹实施贫困村和非贫困村整村推进即村庄环境整治项目,全面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开展以院内净、卧室净、厨房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和院内摆放整洁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五净一规范”活动,引导做好农村民房庭院整治,转变群众生活方式。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将道路清扫、河道整治、垃圾清运全面推向市场,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2017年以来,全县整合5.94亿元资金用于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成交通沿线村点建筑立面整治82.76万平方米,拆除农村“空心房”139.7万平方米,城厢镇沙坝仔、金龙镇木金坑、南迳镇古家营、龙源坝镇雅溪、陂头镇高车等一个个秀美乡村犹如一幅幅全面小康的幸福画卷,正在全县各地加速展现。

陂头镇高车四坊五巷

城厢镇沙坝仔乡村振兴点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村民生活健康向上

抓好文化艺术墙、候车亭、小舞台等乡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开展道德“红黑榜”评议发布活动,在传统的拉横幅、贴标语等方式中融入新元素,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乡风文明政策。在公路沿线70多座候车亭精心绘制了乡风文明公益广告,制作乡风文明文化艺术墙3万多平方米。将乡风文明内容融入围裙、挂历等宣传品上,融入采茶戏、车马灯、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节目中。针对农村存在的不赡养老人、不讲卫生、大操大办、赌博败家、好吃懒做等突出问题,开展了道德“红黑榜”评议发布活动,通过正向激励(“红榜”)和反面批评(“黑榜”)相结合教育方式,弘扬正能量。目前,全县各乡(镇)已发布“红榜”树立先进典型210人,通过“黑榜”通报批评90人。通过各种形式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地深入千家万户,触动了贫困群众的思想,补齐了贫困群众“精神短板”。

乡风文明行动文化墙

乡风文明道德“红黑榜”

实施村风文明工程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通过广泛开展文明乡风行动,积极推进修订《村规民约》,组建村民调解理事会和红白理事会,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建设,挖掘民间家风家训资源,推介家训家戒等方式,促进了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实现了政府治理和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在全县95个村(居)委会全部组建了红白理事会,大力破除陈规陋习,倡导丧事简办、喜事新办,2017年以来理事会成功介入操办白事1206起。目前,全县绿色殡葬宣传覆盖率、火化率、全民免费火化率、红白理事会介入丧事率、“三沿六区”无坟化率、公墓规划覆盖及建设率、公墓区实现文明祭祀率均达100%,有效遏制了农村的攀比歪风等不良陋习,树立了文明节俭的良好风气。

红白理事会举手表决有关事项

实施道德提升工程 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我县常态化开展“身边好人”“文明家庭”“星级文明信用户”“移风易俗文明户”等各类群众性文明评比活动,在乡村广泛设置“好人榜”,宣传本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方面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目前,全县评选出各级“文明家庭”1050户,“移风易俗文明户”86户,“星级文明信用户”82户。2018年3月,县城祝平理发店理发师李祝平成功入选3月中国好人榜,他25年来带出300余名聋哑徒弟的感人事迹传为美谈,受到广大群众的称颂。同样温暖人心的还有孝老爱亲侍奉婆婆如亲母的“中国好人”李春梅、照顾瘫痪丈夫20余载的“江西好人”赖日兰、甘愿放弃城市高新回乡创办留守儿童家园的80后妈妈谭文君等等。截至目前,全南县有2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获评“中国好人”,12人入围“中国好人榜”,2人被评为江西省道德模范,6人获评“江西好人”,20人获评“赣州好人”。在典型引领下,全南县乡村文明之风劲吹,和谐之貌尽显。

“中国好人”李祝平在教聋哑徒弟理发

(原载:《老区建设》)

大家都在看的往期精彩内容

编辑:陈海明编审:李大军监制:兰海洋

主办:中共全南县委宣传部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