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原产巴西、秘鲁。它是一种夏秋生长的腐生菌,生活在高温、多湿、通风的环境中,具杏仁香味,口感脆嫩。姬松茸菌盖嫩,菌柄脆,口感极好,味纯5-7克;蛋白质组成中包括18种氨基酸,人体的8种必需氨基酸齐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麦角甾醇。其所含甘露聚糖对抑制肿瘤(尤其是腹水癌)、医疗痔瘘、增强精力、防治心血管病等都有疗效。在目前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中栽培量位居首位,而且价格昂贵,售价是平菇的5~10倍,前景十分看好。

  姬松茸属中温偏高菌类,菌丝生长阶段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23~27℃;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20~28℃,最适宜温度22~26℃。各地可根据当地海拔、气候灵活安排栽培季节,但要掌握在播种后,经40~50天开始出菇时,气温能达到20~28℃为好。

  原料准备及配方

  原料:稻草、玉米秸秆、甘蔗渣、干牛粪、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石膏、石灰等。姬松茸培养料的配方有多种,培养料配方:

  1.稻草(375千克)+米糠(10千克)+鸡粪(15千克)+石灰(8千克)+硫铵(10千克)+过磷酸钙(5千克)。

  2.玉米秆(360千克)+棉籽壳(360千克)+小麦秆(115千克)+干鸡粪(150千克)+碳酸钙(10千克)+硫铵(5千克)。

  3.茅草(750千克)+棉籽壳(130千克)+干鸡粪(100千克)+复合肥(5千克)+生石灰(15千克)。

  出菇管理

  出菇期间的管理合适与否,都会造成大幅度的增产或减产。因此,必须细心管理。姬松茸菌丝在培养料蔓延之后,才开始出菇。一般播种后40天左右,菌丝发育粗壮,少量爬上上层。

  此时畦床上面应喷水,罩膜内相对湿度要求在90—95%,并保持盖膜2天后,土面上就会出现白色米粒状菇蕾,继而长成黄豆状,3天后菇蕾长到直径2—3厘米时,应停止喷水,避免造成菇(蕾)体畸形,这是水分管理的关键。

  出菇时,要消耗大量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所以在出菇期间必须十分注意通风换气,每天揭膜通风1—2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通风后继续罩膜保湿,促进菇蕾的正常生长。阴雨天气可把罩膜四周掀开进行通风换气,防止菇蕾烂掉。

  出菇期温度以20—25℃最好。若早春播种的,出菇时气温偏低,可罩紧薄膜保温保湿,并缩短通风时间和次数。夏初气温超过28℃时,可以在荫棚上加厚遮阳物,整天打开罩膜通风透气,创造较阴凉气候。

  室内种植时,也要注意门窗遮阳,并早晚通风,出菇周期大体上10天,出菇结束后可修改畦的形状,再喷水补充畦床的水分,为下次出菇做好准备。出菇可持续3—4个月,可逐批逐次出菇采收(一般4—5批)。喷水宜用井水或泉水。 农业栽培:灰树花的栽培技术

  产品价格咨询:400-689-6957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摘自互联网,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另,本文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承诺,仅供读者参考。 我要推广产品 QQ:1509550274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