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幸到南京参加了TEDxXinjiekou 的TED演讲。

做为第一个演讲人,我很荣幸也很紧张。地点在南京新街口的国民小剧场。

主持人杨行健说这次TED的票刚一发布就卖光了,后来不得不安插前排的塑料座位,也很快就卖光了。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杨行健,在此之前我对他的印象只是微信群组里的水冰月头像。

心还在想,这个大学生还是个闷骚男。但是让我意外的是,杨行健本人非常稳重,高大,说话做事很有条理。为我指导演讲稿也是逻辑缜密,做人做事非常温柔有礼貌。更让我意外的是,他还不是大学生,而是高三刚毕业,刚成功申请了美国的大学。(惊讶脸,现在高三都牛成这样了?我高中毕业的时候只顾着玩乐。)

因为演讲稿准备仓促,所以不熟练,反复修改了几次。最初没有达到杨行健这个教练的要求,但是能看得出,他还是非常礼貌地提了他的建议。并且没有给我施加任何压力。反复鼓励我说:已经很好了。

那一刻,我终于理解了什么叫新生代的恐慌感。也终于体会到了,大的城市,良好的教育资源,新的时代下培养起来的年轻人有多优秀。

真的比很多在岗位工作几年的员工要有能力强太很多,知识面和眼界不如他们的“前辈”都不足以指导他们的人生。

(吐槽:你还在以为你生活的时代,你的长篇大论足以教育年轻人吗?他们比你强太多了。因为他们起点相对于你而言在天上,所以那些动不动就要教育年轻人的人真的要好好思量下自身的能力和价值。)

因为他们更好的思维,教养,做事的想法,以及开阔的眼界。更加勇敢。

相比之下,我读书时候的那些经历显得粗陋寡淡了。去一些地方企业实习,面试拿到了二十几个offer,和他们这些刚上学就可以到很多国际企业实习,见识到真正的权威和高级,可以和国际专家侃侃而谈,毕业根本不需要找工作就被争相录用的年轻人而言,简直弱爆了。

TED的很多志愿者都是高三毕业,大一大二的学生。大多数的志愿者,在本科时代便申请了国外的大学。

来接机的小女孩在加拿大读书,整个人谦和有礼,考虑周到。因为怕我们等太长时间,先把我另一个演讲人送回宾馆。一路上和我们聊了很多在国外生活读书的故事。

另一位演讲人是好莱坞国际电影节的获奖导演。她95年出生。95年都已经牛成这样了?

我许久没有接触过95后年轻人,工作里接触的也大多数是年龄相仿的同事。

但是等我接触到95后发现,他们和90后还是不同的,他们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他们的眼界和知识,都有很大的优势。

他们更加勇敢,也更加自信。

欢迎大家关注七芊微信公众号:七芊职场物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