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田(Takeda)制药公司在第19届世界肺癌大会上公布了靶向抗癌药布吉他滨(Alunbrig、brigatinib)一线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ALK+)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III期临床研究ALTA-1L的更新数据。

ALTA-1L是一项全球性、随机、开放、多中心研究,招募了275例ALK+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这些患者之前未接受过ALK抑制剂治疗。

克唑替尼(Crizotinib、赛可瑞、Xalkori)是第一个专门靶向ALK的药物,美国FDA于2011年批准使用。尽管大多数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最初受益于克唑替尼,但通常在治疗后1年内再次进展。

研究中,患者随机分配接受布吉他滨(Alunbrig、brigatinib)或克唑替尼(Crizotinib、赛可瑞、Xalkori)。

该研究评估了布吉他滨相比克唑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无进展生存期即患者开始治疗后疾病没有出现进展的时间长度。次要终点为按照RECIST v1.1评估的客观反应率(ORR)、颅内ORR、颅内PFS、总生存期(OS)、安全性和耐受性。

最新公布的主要结果如下:

1)在首次中期分析的数据截止时(2018年2月19日),布吉他滨和克唑替尼治疗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1.0个月和9.3个月,两个组分别有69%和43%的患者仍在接受药物治疗。

2)在首次中期分析时,该研究已达到了预定义的优越性阈值:双盲独立审查委员会(BIRC)评估的PFS方面,布吉他滨优于克唑替尼(HR=0.49[95%CI:0.33-0.74],p=0.0007])。

3)其他疗效分析如下:

ALTA-1L研究表明,布吉他滨有望成为一线治疗的关键药物。数据显示,布吉他滨在一线治疗中显著优于克唑替尼,使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减少一半以上,尤其是在大脑中活性显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