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日报金江网讯(记者 何川 文/图)9月28日,电子科技大学“宜宾三院(园)”开院(园)仪式在电子科技大学宜宾研究院举行。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亚非,市委书记刘中伯,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杨晓波、胡皓全、徐红兵,市委副书记邓正权出席。

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首批“双一流”大学,被誉为“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充分借助电子科技大学的科研与人才优势,促进市校资源共享、互补双赢,宜宾与电子科技大学以共建“宜宾三院(园)”为抓手,开展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合作。双方的成功合作,为宜宾加快推进“双城”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为宜宾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电子科技大学宜宾研究院是电子科技大学在四川除成都之外布局的第一个研究院,采用“三院(园)合一”的模式,融合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孵化的功能,寄托着电子科技大学、宜宾和社会各界的厚望,对宜宾和电子科技大学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项目依山傍水、视野开阔,与长江河流自然相接,为学校师生提供一个诗情画意的学习、研究环境。建筑设计广泛采用罗马柱、穹顶、弧窗等欧式建筑元素,与电子科技大学本部建筑风格保持一致,学校师生无论在校本部和宜宾研究院都能感受同样的氛围。本项目设置高新企业孵化园,为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和高科技创新提供平台,未来宜宾市与电子科技大学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王亚非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宜宾市委、市政府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王亚非说,宜宾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当前在全省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下,宜宾被省委、省政府给予了更高的定位和更远大的使命。通过两年来的共同努力,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企业孵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亚非表示,展望未来,电子科技大学将以宜宾研究院为载体,全方位加强与宜宾的合作。在人才培养上,将努力使研究生分院逐步发展成为立足宜宾、服务全省、辐射西南、影响全国,具有行业特色的一流的研究生院、国家级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起到引领示范带头作用;在平台建设上,将努力争取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平台建设步伐;在人才引进上,将引入国家级、省级入选的人才以及团队落地宜宾,打造高端人才的聚集高地;在产研融合上,将进一步深化与宜宾重点企业的合作来推进学校优秀科研成果的转化和落地,并努力打造国家级的孵化器。坚信在市校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广大校友、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电子科技大学宜宾研究院必将与宜宾市实现同频共振、比翼齐飞。

刘中伯在致辞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向来宜考察指导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表示热烈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宜宾发展的“成电人”表示衷心感谢。刘中伯说,当前,我市正处于超常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正按照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省委书记彭清华来宜视察调研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大学城、科创城,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在全省“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中构筑“宜宾强支”。

刘中伯表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或地方发展水平和潜力的重要标志。当前的宜宾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宜宾将认真落实省委书记彭清华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大学城、科创城建设。希望电子科技大学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校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和帮助宜宾,多到宜宾走一走、看一看,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宜宾,并欢迎大家来到临港经开区规划的电子科技大学校友产业园来发展。宜宾市委、市政府将以最优的政策、最好的服务、最佳的环境,为大家来宜投资兴业提供要素保障。

现场签约。

王亚非、刘中伯等与会领导和嘉宾为电子科技大学“宜宾三院(园)”开院(园)。仪式中还举行了《航天云网合作框架协议》《海康威视创新研究中心框架协议》《“中国软件杯”人工智能专题赛暨赛训/实训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及神川电子、瀚海互通入孵协议的现场签约。

电子科技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王东辉、陆文斌,市领导宁坚、邓前卫、陈扬杰、廖霆出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