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军博新增文物亮相 陈毅任上海市长任命书入藏

28日,685件(套)珍贵文物和112张照片在军事博物馆亮相。陈毅任上海市长的任命书也入藏军博。2016年以来,军博藏品数量由14万多件跃升至18万多件。

展柜中,全国时代楷模、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原所长王继才烈士巡岛、守岛相关的实物;2017年新设立的军队最高荣誉勋章—— “八一勋章”及首届“八一勋章”获得者马伟明、李中华、王忠心、景海鹏、王刚、印春荣的相关实物;被习主席授予荣誉称号的大功三连、戴明盟、张超、贾元友的相关实物;反映国际维和行动和国际军事比赛的相关实物;反映新中国女飞行员学习和训练的相关实物;反映南沙巡逻和守礁官兵艰苦奉献的相关实物静静陈列。

邹晓黎久久驻足在展厅入口处的一个展柜。她不仅是一位观众,也是一位捐赠者。邹晓黎父亲邹炎是我国首批喷气式战斗机飞行员,其在东北老航校的毕业证至今保存完好。创建于1946年的老航校全称是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是我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培养了第一批举世闻名的空中战斗英雄和一大批高级指挥员。老航校也被授予人民空军的摇篮。

捐赠现场,一位老航校毕业生的后人回忆:“这所学校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两个奇迹。一个奇迹是在没有学飞初级、中级教练机的情况下,直接学飞高级教练机,而且这些修理好的教练飞机上并没有保险伞和安全带,也没有时钟和无线电设备。还有一个奇迹是用酒精代替汽油作飞机燃料。”

邹晓黎说:“父辈们为了飞上蓝天,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当年,他和同事们在酷暑,利用螺旋桨飞机模拟练习喷气式飞机的驾驶。训练时间有限,也没有训练机,我父亲带头表示‘直接上’。因为他会说一点儿俄语,就一边跟前苏联专家学习,一边教一起学的同事。”

作为首批喷气式战斗机飞行员,首飞米格-15第一人,邹炎曾经说过:“不豁出命去追赶,这辈子休想翻身。我对自己有分析,我飞行从不光靠胆大,要说胆大,是有地面训练的成绩撑着。”

曾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在伊拉克—科威特任务区执行任务的军事观察员杨存社也赶来看一看“老朋友”。他回国后,将一批珍贵的物品捐赠给军事博物馆。他最喜欢的一件捐赠品是一本签名册。“在轰鸣的炮声中,我时常问自己,来这里的使命是什么。我觉得我们要做和平的卫士。”他说,“我在执行任务期间,收集到29个国家的军事特派员签名,每一位都用母语写下‘和平卫士 友谊使者’。我觉得这本册子很有纪念意义。”

展览开幕式上,陈毅元帅家属陈昊苏、陈珊珊还向军博捐赠了1949年12月2日陈毅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上海市市长的任命书等10件珍贵文物。军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博物馆不断拓宽征集视野和渠道,比如面向革命后代开展群体性征集,这种模式,涉及人员多,主题性强,征集成果显著,已经成为目前该馆最重要的一种征集模式。

该展览将持续2个月,免费向社会开放。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刘冕 编辑:TF0328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