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称,近年来一直处于行业领先的中国造船业竞争力下降,不再是行业第一。

中国造船业近年来取得不错发展

韩国《东亚日报》9月28日报道,2000年以后,以“价格竞争力”为武器,超越韩国的中国造船业正在摇摇欲坠。核心的价格竞争力存在局限性,品质与信任度也没有任何起色。

报道称,中国包揽了散装货船、中小型集装箱等低附加值船舶的生产业务,2008年,中国的接单量就超过了韩国,登上第一的宝座。之后,除了2011年,中国一直保持着第一的位置。但进入2018年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2018年8月之前,全球船舶订货量为1,781万CGT(船舶货物总量),其中,韩国占756万CGT,超过了中国的570万CGT。对于这一数据,造船专家表示,中国未来再想独树一帜是很难的。

分析称,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是中国的价格竞争力崩塌,中国造船业从业者的年平均工资为9.5万元人民币(1人民币约合0.1452美元),大约占韩国的四分之一。但在中国上海等南方地区,工人的年平均工资达到2,000万韩元(1韩元约合0.0008990美元),与十年前相比,工人的工资增长了两倍,人工费占船舶建造费用的比率从10%提高到了15%。

另外,在生产效率方面,中国的竞争力下降。韩国KDB产业银行相关专家表示,韩国一名工人可以完成的工作,中国需要两个人来完成,中国必须要投入两倍的人力才能完成任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