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之间

  偶尔发生冲突和摩擦是常事

  可这些事对于他们的家长来说

  往往一时冲动难以接受

  就会由“小闹剧”演变成大事

  虎有舐犊情深,人有爱子之心,但凡事皆应有度,孩子之间年幼无知互相冲撞争抢玩具,本是平常事,但作为大人的父母若处理不好,不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也给自己的孩子做了错误的表率。最近,吴中木渎一男子郝某因帮自己小孩“讨公道”,将他人打伤,最终落得自己受到法律严惩。

  近日,郝某与妻子带7岁的小孩去儿童木渎天虹的游乐场玩,期间其小孩想玩一台游戏机,但另外一个小孩不肯让。但在一旁的双方母亲并未劝和,却言语相激地吵了起来,郝某见老婆和别人起了争执便来帮忙。

  (杨某接到妻子电话后赶到现场)

  双方推搡之中,对方见郝某这边有男人,自己势弱便打电话叫来了自己的老公杨某。监控中可见,杨某来后,混战进一步升级,双方挥拳相向,杨某眼睛和鼻梁打伤被郝某打伤。

  (双方扭打在一起)

  被害人杨某因右眼眶骨折、鼻梁骨骨折。经法医鉴定,已构成人体轻伤二级。嫌疑人郝某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吴中警方取保候审。

  (警方在商场保安室里了解情况)

  本是一次愉快的家庭活动,却因孩子间的小争执造成两个家庭的损失,令人唏嘘也引起反思。近年来,这样因为孩子造成的矛盾屡见不鲜,是大家过于关心孩童导致过于敏感吗?

  其实不然,有的家长也还是不成熟的大人,遇事不够冷静,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之间发生争执,家长应该扮演中立调停者角色,做一个积极的正面榜样。

  

  无独无偶,近日长桥派出所也调解了一起由孩子引发的矛盾纠纷。9月24日18时许,长桥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在新家桥新家村金利宾馆旁,因两个小孩玩闹间发生了矛盾,双方家长在争吵打架。

  民警立即驱车赶至现场,只见双方家长气势汹汹,相互不甘示弱,吵的面红耳赤,甚至还发生了肢体冲突。民警了解情况后,因双方没有受伤也愿意接受调解,民警对双方家长晓之以理,告诉家长要正确教育孩子,而不是在孩子面前以暴力解决。双方家长听完后,感觉非常羞愧,便相互道歉,达成了谅解。

  当孩子有矛盾,

  家长该怎么办?

  小孩子之间相互打架几乎是成长的必修课,也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摸索。其实在忍耐和还击之间,还有很多的处理办法,家长应冷静理性解决。

  1

  做冷静的父母,稳定孩子的情绪

  孩子在社交中发生冲突,父母尽量不要参与。特别在争执的初始阶段,家长应做个冷静、有耐心的旁观者,不要及时出手干预,不替孩子强出头。争执过激时,家长应将两个孩子分开。然后蹲下来平视孩子,表示同感:“妈妈知道你很难过、委屈。”让孩子理解“被人欺负不是没用的表现,”使他摆脱气馁的情绪。

  2

  还原事件真相,教会孩子如何处理

  了解事情经过,是处理问题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孩子们常常会为了维护自己,挑着对自己有好处的方面说。此时,大人要给两个孩子同等解释的机会,甚至找一些目击证人了解真相。家长可以试着问孩子们:为什么打架?谁先动的手?你还手了吗?家长站在客观的角度思考,原则性问题及时处理,这对解开孩子的心结越有好处。

  3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犯错要道歉受惩罚

  处理孩子们打架,从来都不是简单的“要不要还手”,“该不该善良”的问题。父母最该做的,是保护孩子不受到额外的伤害。发现自家孩子有错在先,必须让他们主动承认错误,同时也受到一定惩罚。会让孩子学会自家承担责任,对自家的错误也会有更深的认识。如果遇到一些情绪失控甚至有过分行为的,可以打 110 报警求助。

  真正的反击

  不是让孩子用拳头来解决问题

  而是帮助他变成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