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才华:语文如歌,我一直这样追寻……

一年暑假,我计划带儿子去北京旅游。行前做攻略,我们有一次简短交流。

“对《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有印象吗?”

“没有。”

“想去吗?”

“不想。”

儿子在五年级上期学了《圆明园的毁灭》,任教老师就是我。不过半年,儿子对这一课已然没了记忆,更可怕的不是记忆中的遗忘,而是即便经他人提醒,却依然淡漠的情感。

“抽个空去给孩子上节课”的不走心,看似完成了字词句篇的语用教学,却因为连自己都没有沉进去研究课文,连自己都上得没劲,又怎好意思期待学生走心?这一刻,儿子说不想去不愿去,对我这位语文教师来说,是最大的失败。

此事一直在我的脑中回旋。当《圆明园的毁灭》这样的课文,都无法带给孩子们心灵长时间的震撼,当教师有意无意向工具理性、实用主义、浮躁、急功近利……妥协,我们还能在课上悟到语文的本质吗?

01

回归语文的本质

童年伴随着妈妈的歌声长大,所以对音乐饱含热爱和情感,同时师范时准专业声乐训练,成为我研读文本的最初启蒙。初为人师时,音乐和我的语文课总如影随行。

教学《燕子》时将风琴抬进了教室,“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孩子们在读读唱唱中理解了“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录音机里响起的是《血染的风采》;

教学《草原》时,伴着泛读声响起的,是蒙古族长调民歌《牧歌》……

甚至这样的尝试,我带到了展示课《丰碑》:当时我用朗读与音乐《黄河颂》配合。声音在“他就是军需处长……”处休止,大提琴担纲的《黄河颂》缓慢而深沉地响起,这正是这篇文章最有力量的时刻,成为课堂最大的亮点。

在记得课后有人形容,在那一刻音乐响起时,他周身发麻,仿如被电击中。

直到这时,我的语文自觉里,声音之外,多了音乐。

02

用音乐和设计让语文大有作为

在一堂公开课,我选中了人教版第七册《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选它的初衷,不过因为它短。谁知就是这56个字,让我却犯了难,“我想了好几天,也没理出个头绪,找不到教学突破口,这课怎么展示?”

一个独自在家的夜,我开始安静思考。想起了自己的“挚爱”——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与《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都是作曲家施光南的作品,呈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异域曲风,施光南是如何做到的?他依靠的是音乐的“调式”,傣族与维吾尔族,在音乐中分别有与之相配的民族调式,依调式来创作,自然能呈现出不同的民族风情。

我要上的是古诗,这便是此课的“调式”。那么,怎样把古诗上成古诗,“我首先想到的,是反复的朗读、吟诵”。一遍又一遍,读了20来分钟,找到了感觉——

两首诗题目中,都有个“送”字,是送别诗;

两首诗题目中,都有提及送别对象及去往目的地;

两首诗都在前两行透露了送别时间、地点、景致等信息;

两首诗后两行都表现了不舍之情;

两首诗里都有一个“故人”一个“尽”;

……

其后,这感觉跃然纸上,凝练成“见不尽——故人情——劝不尽”的九字板书。

板书确定后,教学思路也渐渐清晰:借鉴乐曲结构中的“主歌”“副歌”与“流行点”,我决定将《古诗二首》分三大板块比照着教。

“初读求同,激情”为第一板块即“主歌”,在这块主要是带着学生去文本里走个来回,品品诗歌语言的味道,练练诗歌表达的能力,想象“烟花三月、雨后客舍”的景致。

“解读求异,悟情”为第二板块即“副歌”,在这块主要是带着学生体味诗人的情感,李白与王维分别用什么方式送别友人?李白在长江边可以“见”到什么?却只“见”到什么?为什么?王维劝了多少杯酒?为什么?这是本节课最重要的环节,它的成功与否,“决定了学生在走出课堂后,能否将我们最想教给他们的烙印于脑海”。

“参读求同,升情”为第三板块即“流行点”,回到了“求同”上,两首诗,诗人不同,诗风不同,诗境不同,诗人送别的方式不同,然而有一种东西却是相同的,这便是友人之间的深情;然而,又不尽然是“求同”,最后还出示了《游子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江城子》,让学生感悟慈母情、兄弟情与夫妻情。

千年前的诗歌毕竟离现在的孩子们很遥远,如何为他们营造古风古韵的情境?仍然是音乐。我尝试用两夜海淘、反复配乐诵读,最终在50首乐曲中选定了2首最契合的音乐作为配乐使用。

当《渭城曲》的音乐响起,当PPT上展示出多幅阳关以西的风景图片,老师声音缓慢进入:

“正如同学们所言,当时的阳关以西,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满眼的荒漠,满目的凄凉,没有了渭城滋润的朝雨,没有了渭城青青的柳色,没有了渭城舒适的客舍,没有了渭城那情深似海的友人!而从渭城到安西,一路三千多公里,三千多公里啊,在当时,元二要走半年多时间!”

“假如此刻你就是王维,面对着即将分别的老朋友元二,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呢?”

……

“此刻,我们也是王维,也是元二,我们喝下了这杯酒。可今天这酒的味道有点不一样啊,你品出来了吗?这里面有种什么味道呢?”

……

“没有什么味道。因为朋友要离别了,再也品不出这酒的味道了。”有学生给出这样的回答,“我以为,那一刻,诗歌的审美与艺术才算是真正融进了孩子的骨血”。

而,催生这一刻的,是音乐。

03

一切,似乎回到了原点,却,又是那么的不同

“语文+歌”绝不只是“语文”和“歌”之间发生了相加,显现成为一种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根本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化学反应”。

在不断音乐和语文的融合中,我逐渐·建立起自己对语文教学艺术的设想——恰切:如歌的语文教学“调式”;动人:如歌的语文教学“情感”;和美:如歌的语文教学“结构”;变化:如歌的语文教学“节奏”;走心:如歌的语文教学“旋律”;自然:如歌的语文教学“休止”。

就“走心”来说,听人上课,大致与听歌一样。有些歌曲我们听着总感觉别扭,听了很多遍,仍是不会唱;有些曲子我们一听即爱不释“耳”,欲罢不能,并且过耳不忘,一听即会,还能迅速传唱开去,永唱不衰。听课也是这样:有些课,没听几分钟,你就不知不觉走神了,再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听下去,也是寡淡无味;有些课,即使你是半路开始听,也可以被深深地“卷”进去,听得津津有味,陶然忘我。

这就是音乐专业术语中的“重合率”,直接关系到旋律之美的程度,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走心”。课堂,也要追求“走心”。

一节课40分钟,怎么吸引孩子们坐得住,听得进,甚至听得欢?就是要“走心”。我们

要像作曲家一样,不断揣摩听众——学生的心理期待,或者引导学生产生心理期待,并顺应它,满足它,让学生的心常常能体验到“重合”的乐趣。

这其中的原因是相通的。

执教了《渔歌子》一课。在引导学生“字字落实”“琅琅上口”“历历在目”“津津有味”四步朗读《渔歌子》之后,我引入了另一首诗《江雪》。这两首诗,诗人同在唐代,同是被贬,同在垂钓,但二人心境完全不同。我在采用学法迁移策略,让学生四步朗读《江雪》之后发问:

同学们,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如果有一天张志和与柳宗元两位诗人相遇了,那又是怎样一种情景?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来,孩子们,拿起笔来,把你的猜想写下来吧。你可以任选一个写。

(大屏幕呈现:1、张志和对柳宗元说:子厚(指柳宗元)啊, ,你看我 。2、柳宗元对张志和道: 张兄啊,如今我被贬官至此 ,但是 。)

生:写话。

师:请写了张志和对柳宗元说话的举手(指名三位学生)。

师:再请“柳宗元”举手(指名三位学生)。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跨越时空的对话。(指一生)有请张志和。

生:子厚啊,你我都是一样被贬,但没有关系,你看我,每天在这优美的山水之中,不照样过得悠闲自在?

师:柳宗元这样回答——

生: 张兄啊,如今我被贬官至此,的确好凄凉,但是,我不会屈服的。

师:好一个“不会屈服”!你听,张志和继续说——

生:子厚啊,天这么冷,哪能钓什么鱼啊?你看我在西塞山这里,多美啊,鳜鱼又多又好吃,不如你也来这里,我们一起开心过日子啊!(笑声,掌声)

师:张兄的日子就是过得滋润啊!(笑声)可是,柳宗元愿意过这种日子吗?

生: 张兄啊,如今我被贬官至此,每天只能钓鱼度日,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坚持,朝廷一定会再把我召回去的!

师:张志和继续说——

生:子厚啊,不要这么固执了,如今的朝廷,早已是贪官的天下了!你这是何苦呢?(笑声)你看我,早已不把当官的事儿放在心上了,多自在!(笑声,掌声)

(师示意另一生)

生: 张兄啊,如今我被贬官至此,这里偏僻荒凉,但是,这没有关系,我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要让朝廷看到我的一片忠心啊!(掌声)

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师:其实不管是流连山水、乐而忘返,还是顽强执着、积极向上,都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没有对错之分。总之,也正因为不同的人生态度,才能有这样的不同风格,但同样经典的诗词!来,我们再来读读这两首诗词。(音乐继续)

生:(齐读《渔歌子》《江雪》)

师:同样,也正因为这样不同的人生态度,才有了不同的人生。孩子们,你更喜欢谁呢?(点击课件,呈现问号)

生:(争说)柳宗元。张志和。

师:(轻声)不用说出来,把这个问题留存在心底。下课。

美的旋律,必然富于变化,富于张力,又流转自如,步步“走心”。

在这个课例中,我不满足于步步提升的四个环节教学生读《渔歌子》,而是引入了同样经典的《江雪》一诗。这样的引入,表面看是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的现学现用,巩固这种古诗诵读方法;往深处看,更是为了让学生在积极用世的儒家与消极遁世的道家之间的模拟对话里,尝试亲近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的精神世界,获得一种朦胧的启蒙。

感受了两位诗人面对同样的仕途境遇之后的不同心境,学生的内心深处早已激荡翻腾。在他们天然未凿的心性里,自有不同的意见要表达。此时,我顺应这种期待,让他们有机会掏心窝,并且真诚地鼓励对话,绝不横加干涉,暗力牵引。他们化身为自己心仪的那一位诗人,在与另一诗人对话的过程里,心性自然流露,找到了生命本性的“重合”,怎不生愉悦之情?

“走心”的课堂旋律,是“千里莺啼绿映红”,它有声有色,异彩纷呈。动人的旋律向来离不开丰富的音调元素。语文的世界无限广阔,可以撷取的资源俯拾即是。只要是有利于语文有利于课堂的,我们都应该设法整合,巧妙穿插,让教学从单调走向丰富,从枯燥走向有趣。

语文如歌,我这样一直追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