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祖宗给江山人留下了这些“宝贝”,快来看看哪些勾起了你的回忆?

众所周知,

江山有一处世界自然遗产

江郎三峰,摩天插云

殊不知

江山还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现了多娇江山的人文内涵

江山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非遗文化项目2项,浙江省级非遗文化项目10项,衢州市级非遗文化项目36项。拥有2位国家传承人,10位省级传承人,非遗数量在全省各县(市)中名列前茅。

江山婺剧:百年吟唱,百看不厌

婺剧,作为浙江省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旧称“金华戏”。2008年6月7日,江山婺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婺剧团演员在化妆

1960年,江山婺剧《三请梨花》在上海电视台作实况转播、录音、灌制唱片,下半年部分演员晋京汇报演出,受到周总理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毛向阳在《火烧子都》中的变脸剧照

江山婺剧有许多特技,其中变脸耍牙的技巧在全国实属罕见。婺剧变脸,分自然变脸、油彩变脸、吹脸、扯脸四种。油彩变脸是目前江山婺剧变脸的主要特色,演员将不同的油彩颜色快速地涂抹在脸上表现角色的性格等特征。

毛向阳表演变脸

耍牙,是婺剧花脸特技。表演者用猪大牙2至4枚,放在嘴里,以舌为主要动力,齿、唇、气为辅助动力,使牙时而露出,时而吸进,时而上翻又下呲。动作变化多端,能刻画人物凶恶狰狞的性格。

郑初法表演耍牙

廿八都木偶戏:偶人以戏,载歌载舞

廿八都木偶戏是提线木偶,自明代正德年间由江西传入后,以师徒相授的形式传承了18代约500年。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说起木偶戏,不得不提起传承人金宗怀他从事木偶戏表演已有三十余载,逢年过节,他常领着自己的木偶剧团,穿梭在浙、闽、赣三省边界山区。

廿八都木偶戏剧目繁多,至今保存有100余册的古代手抄剧本,从庙戏《大香山》、《观音出家》,到社戏《百子图》、《长生乐》,再到苦情戏《合玉环》、《贤媳妇》等。撇开年久失传与未曾学习的,金宗怀掌握的大约有三四十出,已属难得。

如果运气好,在廿八都古镇游玩,在古街戏台上碰上木偶戏开演,歇脚听上一出,就能消磨一天的光阴。

江山西砚:砚明正身,灵动传神

江山西砚,文房四宝之一,由西石制作而成。2009年江山西砚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传统技艺名录。西砚制作技艺始于唐代,以“砚之无声、贮墨不涸、遇冷不凝、呵气成雾”等特点博得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誉。

作为旅游特色商品,江山西砚多次在国家、省级展示会、旅游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产品被国内外客商抢购一空。江山西砚除了在本地景区有售卖点外,还在北京、杭州、义乌等地有售卖点,产品还畅销到日本、韩国等十多个国家。

西砚堂堂主徐则文致力于西砚雕刻技艺的不断创新,他在2009年被列入该项“非遗”的传承人。

@徐则文:为了更好传承和保护西砚技艺,让西砚走进普通人的视野,我目前正在申请建造一个集西砚历史渊源、传统工艺制作及旅游产品展览、培训等传承弘扬非遗文化为一体的博物馆。

廿八都山歌:山歌传情,情深意浓

早在2007年,廿八都山歌就被列入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音乐名录,廿八都镇还因此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山歌)之乡。

廿八都山歌融合了西南山歌、中原民俗和江西的采茶调、安徽的花鼓调等,表演方式带有即兴性,又被称为“打山歌”。

“第一多唻,是什么哪个多嗳?第二多唻,是什么哪个多嗳……第一多唻,是天上那个星嗳,第二多唻,是凡间那个人哟……”

这首歌一唱一和,一共要唱18段,故又叫《十八对》,是廿八都流传最广的山歌之一。唱山歌最出名的是位老太,叫吴赛仙,是廿八都山歌传承人。

山歌是古镇的“佐料”,踏着青青的石板路,乐淘淘,循着山歌穿梭在小巷里,把耳朵唤醒,别有一番情趣。

江山老佛节:客多为荣,春祈秋报

江山老佛节是一个以“春祈秋报”为核心内容的民间传统农耕祭祀礼俗活动。老佛节主要集中江山北乡的大陈、四都、大溪滩、上余等地。

老佛节又称为“麻糍节”,家家户户都要杵麻糍,各家以客多为荣,亲连亲,眷连眷,年复一年,老佛节成了本地农村仅次于春节的节庆日。

江山老佛节2009年被列入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名录。每逢这一天,每家都要摆酒席,准备祭祀用品,扛着神像踩街。

麻糍飘香齐分享,从热气腾腾的糯米饭到软糯细腻的麻糍团,就着“打”与“翻”完美的结合。麻糍节如此热闹,还吸引了海外游客专程来体验民俗风情。

节日时间各地不一,主要集中在农历九月廿二日至十一月初三日。若你朋友多,基本上天天过节,不亦乐乎。

Tips

农历九月廿二:赵家麻糍节;十月初十:大陈、上余、四都麻糍节;十月十五:陈村、五程、耀里麻糍节;十月十六:达岭、李坞麻糍节;十月廿:坳里、班溪坳、莲塘、新塘坞、北蕉麻糍节;十月廿六:上余陶村麻糍节……

#附上:江山市非遗项目名录#请收好

国家级(2项)

江山婺剧   廿八都木偶戏

省级(10项)

廿八都山歌、江山手狮、江山断头龙、江山坐唱班、婺剧变脸、耍牙、廿八都古民居建筑艺术、江山西砚制作技艺、江山老佛节、廿八都木偶戏、三卿口传统制瓷工艺

市级(36项)

第一批:廿八都山歌、手狮舞、须江古乐、廿八都木偶;

第二批:江山方言、江郎山的传说、清漾毛恺的故事、民间座唱班、断头龙、黄石板狮、佛堂鱼灯、石门抬阁、婺剧变脸(耍牙)、四都道情、洪公拳、剪纸、西砚、传统陶艺、豆腐传统制作技艺、麻糍节、凤林三月三祭祀会;

第三批:工尺谱、三卿口传统制瓷工艺、公泰酱油制作技艺、绿牡丹制作技艺、养蜂制蜜传统技艺、大陈蛇伤医术、廿八都婚俗、传统丧俗、贺村六月廿四墟、清漾毛氏谱系文化;

第四批:米糕制作技艺、花灯会、城隍庙会、传统榨油技艺;

第五批:江山糯米酒制作技艺。

来源:江山旅游

编辑:陈云芳 周云奇

喜欢就给小布点个赞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