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肉可导致食物中毒

严重者或危及生命,

鱼虾冷冻超1月即变“僵尸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徐庆

食用“僵尸肉”或会危及生命

新闻中提到的“僵尸肉”,就是非法走私冻肉,包括鸡爪、猪脚、猪耳朵、猪肚、猪舌等。这样的肉一般有4种来源:

◎ 有病肉

来自禽流感、疯牛病疫区的有病肉。

◎ 毒肉

相关化学指标不合格的毒肉。

◎ 过期肉

放置多年的过期肉。

◎ 处理肉

加入非法化学药剂进行保鲜防腐的处理肉。

这样的“僵尸肉”,都是没有经过检验检疫的肉品,如果进食携带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等细菌、病毒的冻肉,或会危及生命。

所以要买肉,还是要到正规超市、商场选购来路明确的肉,特别是要购买有明确国家检验检疫标识的产品。

“小鲜肉”久放冰箱也变“僵尸肉”

不过即使是从正规途径买到的合格“小鲜肉”,如果放进冰箱冻很久,过了保质期,一样会变成“僵尸肉”。

在冷冻室里,猪、牛、羊等红肉的保质期是6~12个月,最好不要超过半年;鸡鸭肉类为8~10个月;鱼虾类为1个月左右;海鲜、河鲜类的保质期一般在6个月左右,但最好在4个月内食用。

食之无味,弃之不应怜惜

超过上述保质期的“僵尸肉”,最好不要再解冻食用了,因为它们:

◎ 没营养

肉冻的时间太长,里面的营养物质——脂肪、蛋白质都会随时间慢慢氧化,维生素也会渐渐流失。

◎ 不好吃

长时间冷冻,会影响肉的口感,让它变得发硬发柴。

◎ 食物中毒

低温无法杀死肉中的所有细菌,只是让其不再繁殖。而当你开始给“僵尸肉”解冻时,细菌不仅会迅速繁殖,还可能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另外,鱼虾海鲜类食物储存时间长了会出现腐败,还会产生组胺等有害物质。

3步鉴定冰箱里的“僵尸肉”

“僵尸肉”这么危险,断然不能吃了。但打开家里的冰箱,满满的都是肉,这一袋袋、一包包的,完全想不起来是何时放进去的。这时你需要3招鉴别“僵尸肉”。

◎ 一看颜色

新鲜的肉表面有光泽,颜色均匀。瘦肉颜色多为红色或淡红色,肥肉颜色多为白色或黄白色。贮藏时间过长的“过期肉”由于肌红蛋白被氧化,颜色会变深。

◎ 二按弹性

正常肉解冻后,肉质紧密且富有弹性,用手指轻轻按压,肉不会有什么变化。而过期冻肉解冻后肉质松软且没有弹性,用手按压肉会下陷,手指压后的凹陷不仅不能完全复原,甚至会留有痕迹。

◎ 三闻异味

新鲜肉具有正常的肉味,而变质肉由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被微生物分解,会产生各种胺类、酸类、酮类等物质,出现腐臭味。

以后买肉尽量现买现吃。若买得多没吃完,就分成小份储藏,贴个标签,备注好时间和名称后再放进冷冻室。

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人所有

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