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鸡头米学名芡实,因口感软糯香嫩、营养价值高而闻名,是苏州市民秋季餐桌的一道食补佳品,多生于池沼湖塘浅水中,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是药、食兼用的绿色保健食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在我在鸡头米基地做管护员,每个月有1800元的收入,妻子每天在基地务工也有60块的收入,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去年芡实基地分红和劳务费、土地流转费共有1万元的收入。

"\u003Cp\u003E7月17日,走进松桃苗族自治县长兴堡镇白果村,芡实基地苏州鸡头米绿叶睡满田间,翠油油一片,十几名工人正在除漂浮草和田间管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鸡头米学名芡实,因口感软糯香嫩、营养价值高而闻名,是苏州市民秋季餐桌的一道食补佳品,多生于池沼湖塘浅水中,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是药、食兼用的绿色保健食品。芡实对土壤和水质的要求非常高,白果村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水质好,很适合芡实的种植。2018年,白果村从苏州运来2万多株芡实苗,试种了十几亩,头年产量就达到700余斤,村集体经济收入了6万余元。今年扩大了规模,种植面积扩大到120亩,经过5个多月的生长,芡实长势喜人,预计产量有6000余斤,产值可达60万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过去,土地的利用率低,村民的收入也不高,现在通过土地流转来种植鸡头米,成品100块一斤,不仅提高了土地的附加值,也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该村村支书吴兴隆说。该村通过“村集体经济+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芡实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在我在鸡头米基地做管护员,每个月有1800元的收入,妻子每天在基地务工也有60块的收入,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去年芡实基地分红和劳务费、土地流转费共有1万元的收入。”正在除草的该村贫困户石帮珍满面笑容地说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鸡头米种植已经成为我们村的主导产业,明年计划推广鸡头米和茭白、水芹共养的种植模式,让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白果村村支书吴兴隆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悉,今年松桃在长兴堡镇、普觉镇扩大规模种植苏州鸡头米。苏州工业园区为两镇各派出1名技术指导人员,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为该县培训鸡头米种植技术人员,为该县发展鸡头米产业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全县种植芡实299.6亩,覆盖贫困户共计610户2590人,户均增收近2000元,有力地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铜仁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钰苇)\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18334530879540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