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f66596438084b1985017496d644190e\"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93\" alt=\"他的名字与“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紧紧连在一起\"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冯白驹(中)在解放海口祝捷大会上的讲话\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h1\u003E蒙冤去世,26年后终得平反\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1957年,在广东开展的反右派和反地方主义斗争中,冯白驹受到错误的批判,被撤销省委书记处书记和副省长职务。\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6d8710f2a7149e1a0566146bfb77ad8\" img_width=\"550\" img_height=\"347\" alt=\"他的名字与“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紧紧连在一起\"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冯白驹同志追悼会\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据1973年7月29日的《人民日报》报道,冯白驹的追悼会于7月28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周恩来派人送去了花圈,叶剑英、周建人(鲁迅弟弟,当时的浙江省省长)等人参加了追悼会。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他是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曾多次在危急时刻力挽狂澜,使琼崖革命转危为安。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他领导海南军民创立了武装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业绩,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高度评价。他,就是被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为“老冯同志”的冯白驹。\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ded3001607b460e9469fe3ff84af4a6\" img_width=\"472\" img_height=\"660\" alt=\"他的名字与“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紧紧连在一起\"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冯白驹\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冯白驹,原名冯裕球,学名冯继周,笔名冯布文。1903年6月7日生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长泰村。无产阶级革命家,被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二师师长,广东省人民抗日纵队琼崖独立总队总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暨43军政治委员,中共海南区委第一书记,海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海南行署主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广东省、浙江省副省长等职。1955年他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国务院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委员。\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投笔从戎 成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冯白驹的父亲冯运熙武艺超群,富有正义感,除种田外,兼做石匠。母亲吴氏是个勤劳善良的农家妇女。冯白驹继承了长辈正义凛然的可贵品质,从小勤奋读书,胸怀豁达,追求进步。《冯白驹将军》一书这样写道:冯白驹在上高小时就接触了很多进步书刊,受到新文化新思想的启蒙教育,开阔了眼界,萌动了对救国救民真理的追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虽然选择了求学,但冯白驹骨子里的果敢、豪迈和有担当的品格,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冯白驹后来这样回忆:“在中学念书时期,我曾参加过抵制日货、反日斗争运动,并负担过府海学生联合会的一部分工作,在学校进行反对八股教学、驱逐八股教师的学潮运动中,在我班级来说,我是主要的骨干。”\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27c0cd3bd824a2c9890068d3ec77fa2\" img_width=\"322\" img_height=\"424\" alt=\"他的名字与“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紧紧连在一起\"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冯白驹\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1925年从琼山中学考入上海大夏大学读书。在上海,他亲眼目睹了“五卅”惨案,思想上受到极大震撼,为他的“投笔从戎”埋下了伏笔。通过阅读大量进步书刊,冯白驹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开始认识到,要使国家民族得到独立、富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推翻旧世界,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才能实现。一年后,他毅然放弃学业,返回家乡参加革命运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26年他返乡时,琼崖农民运动正蓬勃开展。经同学李爱春介绍,冯白驹任郊区农民协会办事处主任。在郊区农民运动中,他密切同广大农民群众联系,与农民阶级加深了感情。由于他工作出色,经过考验和磨练,同年9月,被吸收为中共党员。从此,冯白驹由一位充满救国救民的热血青年,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27年,琼崖四二二事变,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转入农村斗争。奉命组建中共琼山县委员会,冯白驹任书记。建立和发展基层党组织,创建琼山县讨逆革命军。7月,冯白驹任琼崖讨逆革命军第六路军党代表,9月率部参加全琼武装总暴动。\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困难时期 勇挑重担\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中共广东省委把琼崖地委改为琼崖特委。当时因受以城市为中心的党内左倾路线影响,1928年省委派黄学增同志主持特委工作,把特委机关迁入海口,想通过开展工作,策动兵变夺取政权。当时冯白驹被派到澄迈任县委书记。1929年初迁入海口的特委机关被国民党反动派军警破坏。除个别同志脱险外,其余同志均被杀害,特委主要领导人黄学增、官天民壮烈牺牲。顷刻间琼崖党组织失去了领导核心、各地组织失去联系,在这紧急关头冯白驹挺身而出,从澄迈赶到母瑞山寻找琼崖苏维埃政府主席王文明,汇报情况并建议由王文明主持召开各县委联席会议重建特委。\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47ef7df39284a38b1dd921f95f17f28\" img_width=\"400\" img_height=\"193\" alt=\"他的名字与“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紧紧连在一起\"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冯白驹(左二)与战友们在一起。\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王文明接受建议并带病于同年8月在定安内洞山主持会议,重新推举成立琼崖临时特委,王文明、冯白驹、傅佑山等九人为临时成员,9月经省委批准正式成立特委。11月召开党团联席会议,推选王文明、冯白驹、傅佑山三人为常委,王文明任书记。但王文明因重病在身,由冯白驹主持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30年1月,王文明病逝,冯白驹正式接任书记,直到1950年全海南解放,长达20年。\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不是山藏人,而是人藏人”\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如今的餐桌上,茼蒿不再是野菜,但却一直保留着另一个名称——革命菜。八十多年前的母瑞山上,年轻的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说:就叫它“革命菜”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30年至1932年,琼崖土地革命形势大好,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1932年7月,广东省国民党反动当局,为了扑灭琼崖革命烈火,派警卫旅长陈汉光带领3000多人,向琼崖苏区和红军进行第二次反革命“围剿”,红军在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中,又遭受了严重挫折。琼崖几块革命根据地相继被敌人攻破,独立师政委冯国卿壮烈牺牲,师长王文宇也被捕遇害,独立师解体,琼崖斗争进入空前艰苦时期。在敌人的层层封锁和重重包围下,特委书记冯白驹、苏维埃政府主席符明经、秘书长王业熹等带领党政机关干部和红军指战员160多人,在母瑞山深山密林中坚持了艰苦卓绝的斗争。\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ed04bd5f47746e78bdfc45e271737b2\" img_width=\"500\" img_height=\"712\" alt=\"他的名字与“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紧紧连在一起\"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冯白驹\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由于敌人的层层封锁、袭击,包围圈越来越小,山上一百多人的队伍,几个月没有吃过一顿饱饭,有时十多天没有喝上一碗稀粥,只靠野菜、野果充饥。到了1932年底,最初的100多人只剩下26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冯白驹带领大家一边吃“革命菜”,一边继续坚持学习、练兵。大山就是舞台,冯白驹带头唱琼剧,密林深处依旧朝气蓬勃。冯白驹经常坚定而乐观地对大家说:“艰苦生活能消磨我们的肉体,但决不能消灭我们的革命意志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决心。革命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坚持到底,就一定取得胜利。”1933年4月,剩下的25人在冯白驹的带领下突围成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们返回琼山县革命老区。在群众的积极帮助下,仅三四个月时间,琼山县就有9个乡的党组织恢复起来,武装斗争的烈火也再次燃烧起来。冯白驹常以此教育干部战士:琼文地区没有大山,但有革命群众,我们才能牢牢地扎下根来。这就叫“不是山藏人,而是人藏人”!经过3年的艰苦斗争,中共琼崖基层党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重建红军游击队。\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与国民党琼崖当局谈判 共同抗日\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1937年七七事变后,冯白驹执行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代表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致函中国国民党琼崖当局,建议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同年10月,冯白驹与夫人曾惠予一起在塔市乡演村被国民党琼崖当局抓捕。在狱中,冯白驹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后经周恩来等向国民党提出交涉,1937年12月,冯白驹被释放出狱,任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常务委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38年1月,冯白驹与国民党琼崖当局谈判,并于10月达成合作协议,琼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形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38年12月琼崖工农红军改编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14区独立队,冯白驹任队长。1939年2月10日,日本侵略者侵占海口当天,冯白驹指示独立队赶赴潭口前线,迎击日寇南进,打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琼崖抗日武装抗击日本侵略军的第一枪。\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b770a04f40742ddb39dfdceebafddf6\" img_width=\"400\" img_height=\"373\" alt=\"他的名字与“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紧紧连在一起\"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冯白驹(左)与琼崖纵队副司令员吴克之在研究作战方案\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1939年4月,琼崖独立队改编为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冯白驹任总队长,马白山、符振中任总队副。率部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取得了琼山罗刘桥、罗板铺伏击战,海口长林桥袭击战,那大围攻战等战斗的胜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抗日战争中,独立总队在冯白驹同志领导下,始终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坚定的革命意志,非凡的英雄气概,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击退了日、伪、顽的进攻,成为琼崖人民抗日的中流砥柱。\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分批偷渡,主动强攻,夺得渡海战役胜利\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1949年12月,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主席,依据海南实际情况和金门渡海作战失败的教训,向第四野战军发出大军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岛的命令,明确指示要在1950年春夏之间解放海南岛。因此,由广东军区司令员叶剑英领导,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主持在广州召开海南岛渡海战役作战会议。海南由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回来的马白山副司令留在广州出席外,冯白驹同志还特别派参谋长符振中带去他的意见出席会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广州会议上符振中汇报海南的情况,并转达冯白驹司令员提出要做好分批偷渡,主动强攻的两方面作战计划。在主动强攻前要组织分批夜间偷渡,使敌人的飞机、战舰不易发挥作用。海南岛较大、沿海岸线较长、登陆点较多,偷渡容易成功。这样可以大大增强岛上接应力量,更有利于主力的强攻登陆。作战会议接受了这个意见。1950年3月,四十军、四十三军先后四次偷渡,两个加强营和两个加强团都取得了成功。4月16日野战军主力进行强攻,取得渡海战役胜利,5月1日全岛解放。这个战役开创了我军渡海作战胜利的先例,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史上,谱写光辉的一页。海南的解放,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凭借琼岛作为反攻跳板的迷梦。使海南各族人民迅速摆脱深重的苦难,获得彻底翻身解放。\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710b435901948428f813acbdf1e2b07\" img_width=\"400\" img_height=\"334\" alt=\"他的名字与“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紧紧连在一起\"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海南解放后,四野15兵团首长、琼纵首长、40军、43军首长,在海口五公祠合影。前排左二为冯白驹。\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毛主席在关于海南战役的指示中说:“海南岛与金门岛不同的地方,一是冯白驹的配合,二是敌军战斗力较差。”周恩来则称誉冯白驹是“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f66596438084b1985017496d644190e\"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93\" alt=\"他的名字与“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紧紧连在一起\"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冯白驹(中)在解放海口祝捷大会上的讲话\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h1\u003E蒙冤去世,26年后终得平反\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1957年,在广东开展的反右派和反地方主义斗争中,冯白驹受到错误的批判,被撤销省委书记处书记和副省长职务;1963年调任中共浙江省委委员、副省长。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1972年初,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到北京治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3年7月19日,冯白驹在北京含冤逝世。由于悼词的初稿过于简单,对冯白驹的评价缺少材料,周恩来总理看了很生气,他指示浙江省委再次派人带冯白驹的材料上北京。材料整理打印完毕送至中央时已经是午夜1点,中央政治局立即开会讨论对冯白驹的悼词和追悼规格。周恩来总理和叶剑英元帅对一些主要问题问得很细,最后,周总理说,冯白驹的贡献在于他在远离党中央的条件下,坚持几十年艰苦的战争,革命红旗始终不到,很不简单,很了不起,追悼会一定要在八宝山举行,《人民日报》要刊登在第一版。\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6d8710f2a7149e1a0566146bfb77ad8\" img_width=\"550\" img_height=\"347\" alt=\"他的名字与“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紧紧连在一起\"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冯白驹同志追悼会\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据1973年7月29日的《人民日报》报道,冯白驹的追悼会于7月28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周恩来派人送去了花圈,叶剑英、周建人(鲁迅弟弟,当时的浙江省省长)等人参加了追悼会。\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22cd36013854acfb370f6c5f6633076\"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66\" alt=\"他的名字与“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紧紧连在一起\"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长泰村的冯白驹将军雕像\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1983年2月,中共中央批准为冯白驹平反,撤销了原处分决定,恢复其名誉。此时,冯白驹已经逝世10周年,蒙冤已达26年之久。\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本文系祖国网据历史资料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33121548794317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