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苏颂,在公元1100年时不知何故穿越来了2019年,我是应该算80岁还是999岁?我生于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在我22岁那年,我考中进士,被授为宿州观察推官。23岁任江宁知县。后来在任南京(应天府)留守推官时,南京留守欧阳修将政务委托给了我。三年任满,因注重科技发展和体恤民情受到人民的爱戴。如今站在2019年的南京,回看万事却似浮云掠过长空。霓虹虫鸣,不夜的应天府时刻给我科技的冲击。有感而发,书此日志。

清晨,推开鼓楼的红窗,1000年后的初夏阳光也是如此温暖。打开饮水机,冲一满杯菊粉,初夏时节饮此最佳。徐徐缓慢隐隐上升的水蒸气还未飘远就已散落消失在金色阳光中。

《汉书郊祀志》中记载了汉武帝孜孜不倦追求健康饮水的的事迹,他将极品玉石磨成细微的粉末,山泉水从上滤下,他的使臣们认为这样既过滤了一些杂质,又得到了一些玉石中的精华元素。

我品了一口手中的饮品,心想这水怕是汉武帝这等英雄也不曾享用过。心中突生一念,将柜子里的净水设备拆开一探究竟。茶刚微凉,我也打开了净水器的滤芯,这里面的核心器件原来是像纸一样卷起来的东西,水就是靠这个变得无比干净,这应该就是一个朋友跟我介绍的膜法技术。膜技术到底是什么技术,我联系了朋友,他邀请我去一家名为久吾高科的企业去探寻膜法之旅,于是我的膜法探寻之旅就此开始。

初来久吾,景色惊艳。

鬋理茅茨修竹茂,经营轩槛绿杨深。

桥横断岸虹流彩,花满芳园鸟啭音。

走进展厅,接待我的是一个清秀的书生,他告诉我“久吾”名字的含义,一是为了纪念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二是为了表达长久用自主膜科技为吾中华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决心。

书生告诉我,在现代化生产中,特别是过程分离领域,膜分离技术因为分离效果好、能耗低得到了诸多企业用户的青睐,近来膜分离技术在环保领域中结合传统治理技术也得到了很多的应用。

走到产品区,一根根“白色的管子”吸引了我,书生介绍这就是陶瓷膜。我心中想这和我们宋朝的瓷器又有什么区别呢?书生告诉我,唐宋瓷器胎体中二氧化硅的含量都在70%以上,三氧化二铝在17%以上,经过1200℃左右的高温焙烧,使吸水性很弱,达到了瓷器的标准。而久吾的陶瓷膜则是一种晶型更稳定的氧化铝材料在更高的温度下烧制而成的。我深感钦佩,拿起一根用手指敲击,果然余音缭绕、清脆不绝,不禁有感而发:

“白玉风帘动,余音舞斜阳。

羡今时科技,念旧时巢燕。”

书生为了让我更加直观的理解膜的神奇,打开了一台陶瓷膜实验机器,其实膜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筛子,可以将溶液中的大分子和小分子分离开,比如在这个演示设备中,罐子中装满了污水,里面有很多大分子的污染物,开启设备后,可以看见在一个玻璃管里流动的是罐子里的污水,而另一个玻璃管流动的是经过膜过滤后的澄清而透明的液体。心中有感慨,想我在56岁那年出任杭州知府,把凤凰山的泉水引入市区,做自来水用,造福于百姓。但一场洪灾过后,瘟疫遍布,皆因不净之水而来。若得此神器岂不是可以造福万千百姓。

继续往前参观,在世界地图那里,我看到了我的故乡厦门,更看到了如此之大的世界。书生说,久吾的膜产品已经远销国外,获得了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的认可。我一生推崇和歌颂和平睦邻政策。在我48岁和58岁时,两次使辽让我深刻认识到让人民生活安康才能永记史册。如今的年代,文化互融、科技相交真是人类莫大的幸运。

在我穿越来时,很多人告诉我,苏颂一生最大成就是68岁时和韩公廉在元祐三年集合一批工人制造的水运仪象台。机器是四年后于元祐七年竣工。这是一座把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三组器件合在一起的高台建筑,整个仪器用水力推动运转,其中有许多突出的发明创造。水运仪象台是一座高12米、宽7米的巨型天文仪器。作为穿越人,被别人告知你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什么这是否违反了时空逻辑定律,也许明天我穿越回到我的时代,记忆也会随之褪去吧。但纵使千年,人们始终追寻更加美好生活的意愿是亘古不变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