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7月初外河水位达到32米高程起,泵站建设指挥部就组织专业技术队伍24小时不间断巡逻,并突击安装防汛观测灯10盏,巡逻灯15盏。今年6月,洞庭湖进入主汛期时,工地指挥部组织10多台机械对近400米内外围堰进行再次夯实。

"\u003Cp\u003E大益阳客户端讯(通讯员 李平 杨志刚 彭杰)正在建设中的三仙湖调节泵站工程,连日来经受着洪水的高压。7月17日10时30分,外河水位已达33.84米,距警戒水位差仅0.16米。泵站建设指挥部闻汛而动,早动员,早准备,早落实,积极备防,确保安全度汛。 一是加高培厚内外围堰。今年6月,洞庭湖进入主汛期时,工地指挥部组织10多台机械对近400米内外围堰进行再次夯实。围堰坝体加高至35米,内外坡比加至1:2.5,大大增加了坝体的稳定性。为缩小内外水头差,减轻围堰压力,对围堰内水位实行灌水增高,至7月17日上午,围堰内水位已增至32米。同时,为防止坝体渗漏和雨水冲刷,对整个围堰采用彩条布覆盖,确保万无一失。二是密切观察,昼夜巡逻。从7月初外河水位达到32米高程起,泵站建设指挥部就组织专业技术队伍24小时不间断巡逻,并突击安装防汛观测灯10盏,巡逻灯15盏。特别对内外围堰、工程关键部位持续监测,使整个工程的防汛态势和工程整体状况都在掌控之中。三是备足物资,加强演练。“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这是泵站工程指挥部对整个工程防汛物资储备的基本方针。为应对突发险情,在工地周边,工地指挥部在县水利局的统一调配下,储备了防汛砂石1万多吨,还以船代仓存放抢险砂石5000多吨,各种抢险物资45件(套)。指挥部还组织全体参战人员观看抢险教学视频,并多次进行抢险演练,确保平安度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展开全文\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58664496506522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