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364a365ca9c4232a9244ccc804ae76d\"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65\" alt=\"宗性法师:如何完成改善人生的阶梯\"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佛早就给我们规划了一条道路,指明了一个方向,搭建了一个阶梯,让我们去改善人生和生命。现在,我们要如何完成这些阶梯,从而达到真正的远景目标呢?或者说,具体应该怎么实践呢?佛给了我们四个法宝:世间善、出离心、菩提心、般若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世间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世间善”,就是我们讲的人天善。与五乘佛法相对应,就是人天乘,因为还不究竟。有的人学佛法了,问他:“你信佛吗?”他说:“我信佛。”又问:“你怎么修的呀?”他回答:“我只干好事,不干坏事就行了。”世间善,就属于这个层面。它是所有的人类文化、人文精神以及宗教哲学都提倡的。不论儒家、道家,还是基督教、犹太教,都与它相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说在佛教里,玉皇大帝被称为大梵天。由于他过去发心造佛塔,就有了相应的福报。但他仍然只在天道,并没有解脱。我们学佛,不是为了追求人天福报,而要追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追求无上正等正觉,要成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世间善总比作恶要好。作恶要堕入三恶道,那里更不自由,是不自由当中的不自由。用今天的话讲,人是普通的犯人,被关在轮回的网里;而三恶道里关押的都是甲级战犯,比普通犯人更苦。所以,世间善虽然不究竟,但我们仍要提倡,并且肯定它的价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此,学佛法的人要注意了!有些人很极端,认为追求人天福报很低级。我告诉你们,人天福报是基础。你有没有?如果你连人天福报都没有,还敢谈其他的吗?空谈。因此,不要否定,要肯定、要鼓励、要引导。在人天福报的基础上,再加上出离心、菩提心,就成为出世间的善,就是成佛的因了。所以,我们不能否定世间善,它是我们改善生命的基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什么说它是基石?“八难”里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就是说,你变人、闻佛法是最殊胜的。如果变成畜生,有多少机会和闲暇可以听闻佛法呀?很少。地狱就更不用说了。变人能够遇到很多寺院,能碰到许多道场,能听到法师说法。变了畜生,能遇到寺院吗?也有,被送到寺院里放生的,但毕竟是少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善知识难遇今已遇。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得了这个人身,很殊胜。这是保持生命质量最基本的要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不能否认世间善,也不能排斥世间善,应当鼓励,甚至我们自身还要做到。不管你修行多高,五戒十善是基础。我以前讲过,“五戒”是佛弟子的基本生活准则,“十善”是人生的基本修养。这些都是佛给我们的法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出离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什么是“出离心”?就是要有无我的思想,特别是对现实世间不要有太多依赖。因为有漏的世间是短暂的,所以要有出离心。今天我们之所以不自由,就是太多地依赖于物质世界。我的汽车、我的房子、我的别墅……有了这些东西,心里就有挂碍。因此,不要纯粹地依赖于物质世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不是说让你没有地方住,而是说房子就是个躲雨的地方,干吗搞得像心里的肉一样,突然没有了,就撕心裂肺的?不要有这种感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出离心,是摆脱业力的基础。有了出离心,你就可以真正地摆脱轮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菩提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接着是“菩提心”。刚才说了,出离心是以无我为核心。当你有了无我的精神境界,就不会觉得这也是我的、那也是我的,对物质享受会逐渐淡薄,学会了超脱。但是,这种无我还是有范围的、狭隘的。只有到了菩提心,无我的精神才能得到扩大。不仅在自己身上无我,对所有的众生都平等,让所有的众生都幸福快乐。这就是菩提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按我的理解,菩提心是悲、智的结合。也就是说,不仅有悲心,还有智慧。它将慈悲和无我融合起来,成为一体。因此,菩提心自然比出离心更高一步,是菩萨的境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般若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还有“般若心”。实际上,般若心就是前面讲的“无我”。这里把它单独列出来,是为了强调它是佛法与其他的不共之处。世间上的哲学、宗教都是讲有我的。比如:自性我、大梵天,等等。如果没有我,还是有个共同的我、共同的上帝。对于这些观点,佛法都反对。佛法认为,一切都是缘起的。要有缘起的心,你才能彻底地照破这个物质世界。只有打破错误的观念,你才能不受束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佛陀告诉我们世间善、出离心、菩提心和般若心,就是要让我们去实现之前讲的五个阶梯。你有了这四种办法以后,就可以走上那五种阶梯。只要走上那五种阶梯,你的生命就会摆脱凡夫的行列,从而步入圣贤之流。步入圣贤之流,自然就不受业力的约束,生命就会获得彻底的自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之所以跟大家分享“改善人生与生命”,就是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诠释我们修行的历程到底是什么。总结为一句话:我们的修行,要重视现实的人生。修行不是很玄的东西,也不是脱离实际的东西。如果脱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人生和生命,这样的修行就是空中楼阁,是无从安立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我希望大家通过学习,能真正地认识到学佛、修行要从现实的人生开始。通过不断改善我们的现实人生来改变我们的生命。这样,人生才会有希望,才能获得像佛一样圆满的境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佛面犹如净满月,亦如千日放光明”,这是佛的圆满人生所展现出的美好境界!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追求的方向。这个目标和方向从哪里来呢?就从我们现实的人生开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改善人生与生命》\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64865142469478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