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尴尬局面

前言

本号(10年10倍投资路)坚持原创,记录投资路上的点点滴滴,所思所想,每天都花上一些时间把思考记录成文字。对于看到本文的朋友,我希望朋友们养成点赞的习惯,就是文末右下角的在看,希望大家多多鼓励。

每天阅读一点点,每天记录一点点。

********

A股内部的尴尬局面昨天已经在公号发过一顿牢骚了。

基本意思就是:

1、目前的A股,好的都贵,至少不便宜。

2、资金在大消费板块和垃圾股来回拉锯,机构买白马核心资产,游资玩垃圾,散户两边跑。

3、谁也不愿意看低估值的传统行业,银行地产煤炭化工水泥等。

白马核心资产肯定也觉得自己很苦,再继续涨压力巨大,只能用时间慢慢等业绩增长。

部分核心白马股今天就回调了,回调个3-5%,又能继续接着横几天,反弹一下,半个月就过去了,但是股价呢,基本就不涨。

A股的尴尬局面

中国国旅这种公司已经在85-90块钱玩了三个星期了,这类外资持仓比例(外资通过持有12.5%,QFII持股超过3%)很高的公司,大跌20%让大家去捡钱的可能性很难遇到,只好上下5%玩一个月,10%玩三个月,晃着晃着就是2020年了。

很多白马核心资产都是这样的,如果哪天真的跌了20%-30%,那就该考虑这些公司是不是该出手捡钱了。但是现在这个估值,很多投资者就很难下决心去买入。

所以大家看到,今天的A股明明拿着一手好牌,汇率升了,外资也流入了20好几亿,美联储降息预期也有了,大盘开盘半小时也挺好的,10点的时候,沪深300指数涨幅已经超过了1%。

但是全天的表现呢,收盘的时候沪深300还翻绿了。

原因是什么?核心白马涨不动,大家又不愿意去买其他板块,稍微涨了一点,镰刀就开动了。。。

重庆啤酒一度下跌9%很伤消费股的人气。

A股的尴尬局面

现在的重庆啤酒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眼睛乙肝疫苗的小伙子,而是被国际啤酒巨头嘉士伯看中的啤酒消费股,业绩稳如狗,今年1块,明年1块2,妥妥的20%确定性增长,但是架不住40多倍的动态估值,一旦开跑,必然放量,平时成交一个亿两个亿的重庆啤酒,今天成交了4.6亿。

其他消费股一看这架势,不跟跌已算坚挺,哪里还敢再拉,这不是冒出头等着别人一把割掉么?机构是断断不会干这种傻事的。

A股的尴尬局面

酿酒作为消费股里面的中流砥柱,纷纷下跌,五粮液也跌了2.3%。

食品饮料股也纷纷跟跌,只有伊利还算坚挺,可是独木难支,回天乏术。

这个时候,偏偏市场上最敏感的风向标——券商也叛变了。

A股的尴尬局面

中信建投一度也大跌9%,带着券商股们纷纷跳水表示敬意。

这一下军心已经完全涣散,下午市场已经再没有什么惊喜和涟漪,直接逐步回落,重要翻绿,上证指数还创下了回调的新低。

对比一下美股天天创历史新高,实在是尴尬极了。

********

把A股划分三个时代的话,最早是庄家割韭菜时代,后来是游资割韭菜时代,这几年渐渐过渡到了机构+游资割韭菜时代,有一点是很明显的,韭菜越来越少了。

有些韭菜被彻底割掉了,再也不会来A股了。

也有些韭菜学聪明了,投身机构,买了公募基金或者私募基金,现在连很多营业部总经理也觉得自己炒股不行,要交给我们私募投资了。

所以大趋势是韭菜势力越来越薄弱,A股的傻钱越来越少,这样的情况下,大盘越来越低,2007年还见到了6124点,2015年的大牛市只有5178点,可见韭菜一代不如一代了。

未来还将进入的是机构与机构互割时代,有研究能力的机构割掉没有研究能力的机构,沉重稳重的机构割掉散户化的机构,镰刀割镰刀,都割出火花来了,画面感不要太美。。。

上面是参与群体的分类,而在交易方面,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对冲和量化交易加入,那么从投资方法角度,价值投资未来会越来越专业化,配置也是一个巨大的方向。

一批稳定盈利的机构会逐渐出现,这些机构平均每年获得15%-30%的复利回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放心的把钱交给他们,他们逐渐壮大,并成为市场里面的中坚力量,并不断挖掘价值,机构的大时代慢慢来临,这样的A股才会脱离目前的这种尴尬境地。

********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A股的尴尬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