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kFFVq2rGEnQp\" img_width=\"449\" img_height=\"600\" alt=\"风筝化身驱鸟神器获专利\"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张燕刚刚从天津进了一批巨型老鹰风筝。\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kFFWC3nf0ShH\" img_width=\"450\" img_height=\"487\" alt=\"风筝化身驱鸟神器获专利\"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张燕和男友的驱鸟神器成功申请了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专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侨报记者余小平报道 在北美地区,成百上千大雁或鸽子的鸟群从天空掠过很常见,然而这对机场,大型体育场馆、棒球和高尔夫球场等机构的管理者而言则是个灾难,刚起飞的班机因鸟群的撞击而迫降,重要的国际赛事因鸽粪从天而降骚扰到运动员和观众,耗资数亿元的豪华建筑物也因酸性鸟粪的不断侵蚀致使保养成本大增。家住纽约皇后区的华裔张燕,将中国巨型风筝开发为驱鸟神器,这项创造发明还成功申请了美国和加拿大的专利,日前引起多家英文媒体的关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刚刚联络中国天津一家风筝公司进货的张燕在接受采访时幽默地说,她的创业史得从她的“情史”说起。2001年,张燕和交往不久的意裔男友罗伯特·瓜达纳(Robert Guadagna)去中国游览,他们在逛天津文化街时看见一家卖风筝的店铺,罗伯特很喜欢一只老鹰风筝,于是他们就买下来带回美国。周末,他俩拿着风筝去了住家附近的长岛海滩,张燕很快把那只老鹰风筝放上了天空,让第一次玩放风筝的男友好生羡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张燕敏感地发现,随着这只外形威猛的老鹰风筝升空盘旋,周边的海鸥等海鸟全吓跑了,她又试着把老鹰风筝放到大雁和鸽子群里,大小鸟儿都被这只突如其来的空中霸王吓得无影无踪。这时一位在旁边看热闹的美国中年人喊起来“哇,这是价值100万元的好主意啊!”这句玩笑话让张燕受到启发,“原来放风筝还能赚钱,不如当个生意来做。”于是他们兴致勃勃地再次前往天津,选择订制了第一批风筝,开始琢磨用巨型风筝驱鸟的功能和市场。2003年。张燕和男友成立了自己的小公司和销售网站。公司只有他们两个人,罗伯特负责开发美国市场和营销,张燕负责联络中国供货商、设计制作和质量监督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驱鸟的市场需求不小,机场和国家公园,体育场馆和高尔夫球场,学校和政府都来下订单。小公司运作后生意还不错,张燕主张求稳别贪大,脚踏实地做好每一单;可罗伯特却执意要为这项发明去申请专利。张燕不理解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去申请专利,不如用这笔资金来扩大生产规模。罗伯特认为,这是他们的发明创造,必须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能随便让别人抄袭或模仿。不久,这个项目在美国和加南大成功申请了专利。“做生意之初赚的钱都交律师费了,专利申请下来以后,每年还要缴纳维持费,美国人的想法就是跟咱不一样”, 张燕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张燕原籍天津,移民来美前是一位资深舞蹈演员和舞蹈教师。她说在中国做生意挺复杂的,从订货到验货,既要寻找充足货源和正规供货商,又要监督产品质量和交货工期。例如要求风筝主骨材料不能是当年砍伐的竹子,至少要放置两三年以上的干竹子来做,因为干透的竹子不易变形且超轻,即便在无风状态下也能腾空升起。张燕笑称,国人放风筝是消遣,他们放风筝可是在工作,看着中国制造的大老鹰盘旋在美国天空上驱赶洋鸟,让她感觉很骄傲,也很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和男友罗伯特交往近二十年的张燕表示,和金钱相比,男友更看重的是创造力和敬业精神,这种价值观她认为很重要,也跟罗伯特学到了很多东西。小公司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她才认识到,如果没有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很多公司将不承认他们的发明和地位,而现在就连特朗普名下的高尔夫球场都在使用他们的驱鸟神器。加州奥克兰最著名的棒球场也跟他们签订了合约并聘请罗伯特亲临球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张燕说,虽说是小公司,但他们在管理上非常规范,包括出门放风筝,从帽子、背心或制服等都要统一。工作时无论严冬酷暑,他们都会守在放风筝的现场,仔细观察驱鸟效果从不敢懈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辛勤耕耘十多年,他们的小公司逐渐获得社会大机构的认同,同时引起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和竞相报道,罗伯特因此一度还成为了网红人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文版权属“纽约侨报”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63645628452097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