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喝过一种 “平坝酒”,产地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对平坝的了解仅仅如此而已。一次贵州之行,让我触摸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平坝,我知道了平坝不仅是酒乡,它的臂弯还拥着一些比酒更有味道的村寨——屯堡村寨。

“地戏”被称为戏剧活化石,也是屯堡村寨天龙屯堡最吸引游客眼球的地方之一。在古镇里,你想欣赏“地戏”,根本不需要导游引领,只要循着“咚咚呛呛”的锣鼓声照直走就是了,屯堡人为满足游客的好奇心,每天都在专门的场院为游客演出。

“地戏”表演是在一座古香古色的大院内,正面为一座两层木楼,楼前是只容下两个人木制吊脚楼,用蓝布罩顶,用于锣鼓伴奏。右侧的墙壁上挂的是形形色色的傩面具,墙下一排兵器架,插挂着刀枪剑戟斧钺勾叉之类的武打道具。

场中央五六个表演者首蒙青布,腰围战裙,背插雉尾和背旗,戴假面具于额前,手执各式兵器且唱且舞,战的正酣,一招一式勇武刚烈。左侧的走廊上已经坐了许多到这里寻古的游客,他们起劲地为演员喝彩。我们来的时候不巧赶上尾声,热情的游客告诉我们,正在上演的剧目叫《精忠岳飞》。我想,在屯堡能看到这么古老的戏种已经够幸运的了,即使是片段,也可以称的上大饱眼福了。

“地戏”是屯堡人传承下来的独特的古老戏种,俗称“跳神”,盛行于屯堡村寨,集演戏、祭祀、娱乐于一体。由历代移民带到贵州,多为武戏,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出地戏与戎军屯田紧密相连的脉络。从军傩到地戏,屯堡人把这一古老戏种传承了600年,它寄托了屯堡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走出演出场地,我们来到一家制作傩戏面具的匠人那里,三五个能工巧匠正在用斧、凿、刻刀精心雕琢着形态各异的面具,匠人说一个面具成品要经过截材、剖半、出坯、精磨、上彩和装饰等多道工序。在他们旁边是一家旅游工艺品小店,店里多为大小不一的傩戏面具,兼杂些蜡染、围裙等纪念品。

小店里的面具的确很精致,很可爱,让人心生欢喜,于是同伴们纷纷解囊。我选中了一个比较大的、而且面目狰狞的带上,据说,越恐怖的面具越灵验,我信了。尽管一路还要抱着它,我却没有感觉出有什么不方便。这面具被我挂在客厅里,觉得它很艺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