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钢叉,又称钢叉舞,以表演惊险为特点。旧时,北京天桥多有表演,无非索钱糊口,现在已经不多见了。河北赵县北王里镇何庄村艺人苏换未有一手滚钢叉的绝活,他出身武术世家,自幼跟随本村东少林会苏猴子学艺。

苏猴子是个精壮的瘦干巴老头。在元氏马庄、栾城韩家庄都有他的师傅,有道是名师出高徒,师傅愿教,徒弟肯学,没个练不出来的,三年两载的工夫,苏猴子就把那手里的一杆钢叉使得风生水起,出神入化,钢叉听话得就像是他身上一个零部件。

苏猴子特别喜欢徒弟苏换未,恨不能把一身本事传给他:“使劲学吧,往后单凭着这身本事,也能混口饭吃。”

何庄村有好几个拳班,拳班的功夫很杂。除了舞狮子的,还有耍武术的、滚钢叉的,红透一方。方圆几十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要提前下帖邀请,并以延请到何庄村的“拳班”为荣。

一般最先上场的是舞狮子的艺人,他们披上毛茸茸的狮子皮,舞起狮子头,跳、转、腾、扑配合着锣鼓表演各种动作,忽而走梅花桩、狮子望月,忽而穿档过桥、跳八字,来展现狮子的威猛剽悍。

轮到苏换未上场,只见他将钢叉靠在臂膀上,轻轻一抖,那钢叉便乖巧地缠上手臂,先是从左臂滚向右臂,再由右臂滚向左臂,钢叉稳住后,他一切掌一撑臂,那钢叉又顺势滚上他的脊背,犹如灵蛇。钢叉上的两片铁圈随着转动发出“哗啦啦”的声响。随即,钢叉又被抛入半空中,“哗啦啦”的声音便在空中响起,荡人心魄,随即又稳稳地落在熬熬的手臂上,整套动作有板有眼,套路娴熟,喝彩不断。

过大年,拳班还经常被外村请走。十几个生产队各出一辆马车,挑的是最好的胶皮大车、最好的骡马。十几辆大车拉上刀枪剑戟,排成长长的车队,浩浩荡荡就出了村。土路上烟尘滚滚,你赶我超,人欢马叫,场景十分火爆。

拳班每到一个村,瞬间即被村民围得水泄不通,于是,拳班的头面人物忙张罗着打场子。拳师们打场子有几招——两节棍、水流星、七节鞭齐上,哪个不拍棍砸鞭打?躲躲闪闪,纷纷后退。苏换未领着那班玩钢叉的顺势上场开道,七八个钢叉,飞上去能有一丈多高,遮天蔽日,“哗啦啦、哗啦啦”,声震十里,甚是威风。

苏换未说,刚开始练的时候,因为钢叉不停在身上滚,时间一长,胳膊红肿不说,手还发麻。身上、臂上又青又紫,还经常被磨破皮。最严重的时候,手肿得到吃饭拿不起筷子,下田提不起锄头。

学钢叉舞最重要的是掌握好平衡,让钢叉在身上走得"稳”,把握不好有时还会被叉刮伤,像“独手擒龙”一个动作往往要学三四个月,“单臂换柱”花的时间到更长,因为掌握起来很困难,年轻人都不愿意学,滚钢叉濒临失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