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年间,深受武则天信赖的狄仁杰已经老去,武则天忧心忡忡,却又将一句不得不说的话出口:以后还能到哪里去寻找一位奇才并且使用他?

狄仁杰已经垂垂老矣,挣扎着问女皇帝:现在的宰相李峤、苏味道的资历很深,文章也写得好,难道陛下觉得他们太过于拘泥小节,不足以共治天下吗?

武则天点点头,她虽然已经年近八十了,但壮心却没有停息。为了缔造千秋万代的基业,她需要的是像狄仁杰这样的经世济用的人才,而并非混日子的官僚,更不是只会之乎者也的儒生。看到女皇依旧如此求贤若渴,狄仁杰不敢怠慢,立即禀告:

荆州长史张柬之虽老,宰相材也。用之必尽节于国。

武则天的脑海中立即闪过张柬之的形象,然而她却苦笑了一下,心想狄仁杰恐怕真的是老糊涂了。因为张柬之这个人,能力上还是有的,之前也没有什么黑历史,然而他实在是太老了,并非“虽老”。要知道行将入木的狄仁杰也才七十岁,而张柬之仅比武则天小一岁,也快八十了。

难道,武则天要让这位真真正正的老男人辅佐自己,组成历史上年纪最大的君臣组合吗?那能开创多少年的事业?不过,既然是狄仁杰的举荐,也可以看作是临终所托,武则天还是将张柬之由荆州大都督府长史改任洛州司马。看起来官职并没有多大升迁,但好歹调到了东都,也算是进入了朝廷的视野之中。

然而不久之后,在武则天探视狄仁杰时,狄仁杰却说:臣为陛下举荐了张柬之,然而陛下却没有用他。

武则天支支吾吾表示,自己已经提拔了。狄仁杰却在女皇帝面前斩钉截铁地说:我举荐的是宰相,可不是一个司马!(臣荐宰相而为司马,非用也)

尽管狄仁杰多次举荐,但宰相之位非同小可,武则天实在不敢将这个既无资历,年纪又如此老迈的张柬之提拔到如此重要的岗位。于是,她将张柬之升为秋官侍郎。没多久,狄仁杰去世,武则天也就将张柬之淡忘了。

真正让张柬之拜相的,还是姚崇。当这位宰相出镇灵武时,武则天也请他举荐人才。结果姚崇推荐的人还是张柬之:张柬之沉稳有谋,又能决断大事,要用的话赶紧用,此人已经老了!(张柬之沉稳有谋,能断大事,且其人年老,惟陛下急用之)

这样一来,张柬之才得以拜相。姚崇说得没错,已经八十岁的张柬之确实沉稳有谋,可他谋的却是武则天的天下,他确实能断大事,但他断掉的是武则天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事业。

当武则天病重之时,张柬之与太子李显取得联系,定下提前夺权的计划。随后,他又利用自己宰相的权力,往左右羽林兵之中塞入自己的亲信,并策反其中的中层将领。也许是老病交加,历来精明的武则天对此却一无所知。她的男宠张易之等人倒是清楚,不过却被老奸巨猾的张柬之欺瞒过去了。

就在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带着太子李显杀入宫中,包围了武则天的寝宫并且进入宫中。武则天正因病躺在床上,她依稀看着这位白胡子老头和满屋神情紧张的人,大声呵斥道:何人作乱?

张柬之是首谋,自然由他带头说道:

张易之、昌守谋反,臣等奉太子令诛之,恐有漏泄,故不敢以闻。称兵宫禁,罪当万死!

听闻此言,武则天自知大势已去,她抱怨了几句,也没有多做反抗,便答应了张柬之等人的所有要求。就这样这位八十岁老人,完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不久之后他因为遭到贬谪忧愤而死,仿佛他的一辈子,都是为了在那一天而准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