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迎来今年首次大范围雨雪天气,河南、安徽等中东部多地的积雪深度突破历史极值,湖南、贵州等西南部分地区出现冻雨,给电网可靠运行带来严峻考验。截至1月8日17时,湖北、安徽、湖南、江苏、重庆、河南、山西电力公司共有2827条10千伏及以上线路、7.83万个台区停电。

面对此情此景,一项新获得中国专利金奖的“一种集约型直流融冰装置拓扑结构”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电网抗击冰雪灾害神器。

12月13日,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陆佳政、朱思国、李波、方针、张红先4人为发明人的“一种集约型直流融冰装置拓扑结构”获得中国专利金奖。

“一种集约型直流融冰装置拓扑结构”专利权人为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防灾减灾中心、国家电网公司、湖南省湘电试研技术有限公司4家单位,专利号为ZL201510138254.4。

“一种集约型直流融冰装置拓扑结构”发明专利攻克了直流融冰系列国际难题,批量生产的直流融冰装置广泛应用于湘、赣、浙等省份电网融冰和动态无功补偿,累计销售装置200多套,并出口至加拿大。

“一种集约型直流融冰装置拓扑结构”发明专利的领头人陆佳政1969年2月出生,湖南常德人。1995年于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博士毕业。现为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防冰减灾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是2017年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增选的有效候选人。长期致力于电网防冰减灾技术攻关,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15项,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120多篇,获国家专利授权70多项,制定电网防冰技术标准2项,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多种荣誉。

陆佳政一行到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

输电线路覆冰易引发跳闸、倒塔断线,是电网安全运行的最大危害。直流融冰可在1小时内对几百公里线路除冰,成为目前唯一工程应用的经济高效的除冰手段。但是,现有的直流融冰装置出现谐波大、融冰时退出无功补偿严重影响电压稳定性等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一种集约型直流融冰装置拓扑结构”专利,从装置拓扑结构、整流变压器设计、控制策略等方面发明了系列原创技术,攻克直流融冰系列国际难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融冰时同时无功补偿,且谐波含量低、占地小、造价低,实现我国直流融冰设备从跟随到输出的跨越式发展。

根据本专利技术研制出的直流融冰装置已批量生产,广泛应用于江西、浙江、湖南等省份电网融冰和动态无功补偿,累计销售装置200多套,并出口至加拿大。现场融冰500余次,全部获得成功;无功补偿长期稳定运行,有效防止了覆冰倒塔断线事故发生和提升了电网电压稳定性,保障了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中国专利奖是我国在专利领域的最高政府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授予。本次评奖活动中,20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获得了中国专利金奖,5项外观设计专利获得中国外观设计金奖,802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68项外观设计专利获得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