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李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万多年前的一天,太行山绝顶中段的一个山洞里一片喧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堆裹着浓烟的大火燃起,方圆1.64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升起第一缕青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一团人工火在晋中大地升起,这是文明的圣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晋中的人文史从这一刻开启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团火,需要每一个晋中人深情回眸,深深铭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山洞位于和顺青城镇当城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来了,在3万年后。太行山的3月,中午不乏春天的清丽,早晚又多冬日的凛冽,是个难以分清春冬的时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这个清冷的黄昏,我试图跨过背窑湾洞口的铁栅栏,进入洞内。可就在接近洞口的那一刻,一团黑鸦鸦的乌云挟裹着劲风扑面而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蝙蝠”!蝙蝠振翅猛飞的扑棱棱声与尖利的吱吱声缠在一起,让我毛骨悚然、惊魂失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是入侵者,难怪蝙蝠表现出如临大敌般的惊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万年前,智人第一次来到这个洞口之时,在洞内栖居的动物或原始人会像蝙蝠一样惊慌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批智人随着族群从非洲出发,历经了4万多年的持续迁徙,才来到太行山。他们跋涉千山万水、辗转几万里的故事,本身就是部史诗,毫不逊色于犹太人的出埃及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们跋涉的每个时期都有一位出色的领路人。他们是摩西一样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把几万年间的无数领路人的故事,捆绑到一个人身上。这位活了几万年的领路人,一定是一位天神样的英雄,一位摩西式的英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像一匹好头羊,话不多说,默默领路,一路向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们身后留下了千里流沙、万里草原、巍巍雪山、浩浩大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远古没有文字,跋涉路上的风雨险阻,活在一代代人的口中。可传说经不住万年时间的摧折。他们“咿呀”的讲述声飘荡了几万年,终成遥远的绝响,山风里只留下我的叹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时,正逢世界的大洪水时代,平原、河谷上的日子不好过。族人死了不少,东西失去不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们要找一块高地,要寻找一片开满花、淌着蜜的桃花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他们终于在太行山顶找到了这片桃花盛开的地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里山壁飞瀑布,溶洞涌甘泉,地上遍沼泽,谷底出清流,却无洪水之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里山桃吐火霞,树上满山果,林底跑野味,山间满飞禽,却没有天敌之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里天上飘白云,地上长百草,拂面有清风,耳边响天籁,却无酷暑之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们在此打猎采集,到山上和心爱的人唱情歌、述衷肠。岁月静好,生活如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我信笔而写。理想是丰满的,实现是血腥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万年前,人类由非洲向欧亚地区迁徙,演化为不同的人种,能人(鲁道夫人)、直立人(匠人)、尼安德特人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国最早的人类是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属直立人,也源于非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0万年前,人类开始日常用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万年前,智人在东非演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5万年前,智人还是非洲一个小角落里的可怜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0万年前,他们第一次从非洲强行进入中东,被当地的霸主“尼安德特人”一顿胖揍,败退回非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万年前,智人从非洲再出发,去远方讨生活、寻活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智人北上的路线是从东非到中东,再分两路迁徙。一路向北到欧洲;一路向东经新疆、甘肃、陕西,到山西河东,经河东迁徙四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次,他们脱胎换骨,拥有了超强战力,成为了一把所向披靡的尖刀。他们所到之处,当地的能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绝种,巨型动物绝迹。智人成为地球人唯一的人类,成为地球的主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们还如3万年前一样,依旧没有肌肉可秀,利爪可用,翅膀可飞,但是却灭绝了肌肉发达的尼安德特人,杀光了利爪厚鳞的巨型动物,把猛禽变成自己嘴里的美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智人成功的秘诀,在于他们有一种绝无仅有的能力:虚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智人经历了一场“认知革命”,能够讨论虚构的事物,能够传达、想象关于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认知革命”中,想象不是重点,“一起”想象才是重点。人类能编织、认同种种共同的虚构故事。这就是人类的第一次革命。它与之后的“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科学革命”一起成为影响人类的四大革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认知革命”不难理解。举个例子吧!生活在太行山里零星的智人部落,可以一起虚构、认同一个“太行山”山神的符号,以山神为图腾、为旗帜、为号召,把松散的太行智人凝聚在一起,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虽然直立人、尼安德特人也会合作,但方式简单,而且只限近亲。他们的组织最大也不过几百人。智人通过虚构的图腾、部落、部落联盟能和无数陌生人合作,形成上万、上十万、百万的利益共同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是“虚构”产生的凝聚力,让智人拥有了“秒杀”其他人类、其他生物的能力。这就是“认知革命”的威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智人一路杀伐,带着恐怖,带着杀戮,带着血光,来到背窑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洞穴里可能住着巨型动物,也可能住着直立人,一场残酷的屠杀开始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血流一地,染红了洞前的河水,山风里遍布血腥,久久不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智人成功上位,成为背窑湾的主人,跃升为太行山中部的霸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背窑湾人何时走出洞穴已经无从探究了。他们能不能挺过1万年前的冰河期,现在也说不清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他们挺过冰河期,在和顺大地繁衍生存。背窑湾人就是现代和顺人的远古源头。也可以说,我们都是从这个山洞走出来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洞口坐南朝北,洞口略窄,越向内越宽敞,能阻止强风吹入。我进入洞内,洞里很暖和。洞深14米左右,洞地面积约百十平方米,地面平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84年,晋中地区考古所发现此洞,来此发掘。由于年长日久,遗存遭到破坏,其残留的文化堆积层不过20平方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挖了十几天,挖出300多块化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的鉴定,其中有智人顶骨,30多种动物化石,动物化石有鼢鼠、獾、斑鼨狗、普氏野马、披毛犀、骆驼、大角鹿、马鹿、东北鹿、普氏羚羊、牛、岩羊等。经炭十四测定,距今约三万年左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犀牛,说明和顺当时的气候,远比现在温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离此1里远的地方,还有一处洞穴。洞外几米处有个直径十几公分石臼,是古人捣粮食用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石臼不属于3万年前的智人。直到1.2万年前,人类才开始农业革命。3万年前,不可能有大规模的农业生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和顺的东乡有很多天然洞穴。这里的人民一直有穴居的传统。距我们村后面10几里就有一个晋王洞,传说是唐末晋王李克用读书、藏兵的地方。左权有高欢云洞,桐峪镇的莲花岩到几十年前还有人居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石臼也可能是几千年、几百年或者几十年前的遗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间多穴居,这可能与2000多年来,和顺、左权不乏迁徙来的少数民族、河北流民有关。山洞居住成本低、安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背窑湾人的后代到了那里?背窑湾所在地叫当城,离当城不远有个倾城(现青城)村。但是叫城的地方,一般都曾经建过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农业革命之后,背窑湾人走出山洞之后,就在当城聚族而居,久而久之成为一处繁华的集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或许,背窑湾人走下太行山,定居在太行山下,这一切都是一个谜。\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90079405647514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