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走出26位两院院士! 金陵中学昨迎130岁生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祝世宁

  金陵中学校长孙夕礼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东

  演员祖峰

  扫二维码回看精彩直播

  她从1888年的汇文书院走来,把“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作为办学理念,是一所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认可的顶尖名校。10月2日,曾培养出众多学术大师和社会栋梁的南京市金陵中学迎来自己的第130个生日。我国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专家赵振东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功能材料学家祝世宁院士,演员祖峰等纷纷“回家”,并通过扬子晚报的直播为母校送上祝福。截至记者发稿,扬子晚报全媒体平台已经累计有87万网友围观直播,吸引众多校友在留言区真情告白母校。 

  通讯员 顾健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王雪瑞 李晨 王璟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刘莉 摄

  围观直播

  精彩!金中师生校友秀出满分才艺

  昨天上午,伴随着金陵中学标志性的“钟楼版”上课铃声响起,金中130岁生日活动正式启幕。激情洋溢的群舞《鼓动未来》、创意满满的情景音诗画《你我同行》、燃爆现场的综合秀《炫少年》、引发全场大合唱的串烧《最美的年华遇见你》等众多精彩节目纷纷登场,校友、学生、老师拿出自己的“看家”才艺为母校生日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金陵中学孙夕礼校长向回到母校的“金中人”介绍了学校这些年来的发展成果。“我们着力打造的生命课堂,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STEAM课程让每个金中学子都有动手实践创造的机会;课程融通让优质教育资源在校内外优化、延伸;身心两育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体魄和完整的人格。”

  当天,来自金陵中学8所分校的师生代表与孙夕礼校长一起“传承金中梦”,放飞和平鸽,共同开启下一个“世纪金中,百卅辉煌”。金陵中学历任校长王凡、黄重国、岳燕宁、丁强、邹正都来到现场,与金中校友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励志!院士校友深情回忆“读书时光”

  直播中,扬子晚报记者采访到了不少重量级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功能材料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是金陵中学1968届校友,时隔多年重返母校,感受着校园里一如往昔的治学氛围,祝院士感慨颇多。他说,在金中学习的时光为他日后的科研工作和人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老师课堂教学非常生动,可以说,我追求科学的种子就是在这里萌芽的。”

  祝院士特别提到,早在60年代,学校就相当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那时候学校规定学生们每天第五、六节课要走出教室进行体育运动,正是这样的安排让我们早早认识到一个强健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确保工作效率的有效前提。”

  1961届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东曾4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他所育成的“济麦22”等小麦品种,解决了1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赵院士初中和高中都是在金中度过的,这段时光被他看作是奠定其学业基础的关键时期。 “金中的老师教我做人做事,提高知识,增长智慧。当年学习条件虽然艰苦,但同学们都很刻苦、友善、优秀。” 直播中,赵院士动情地说,母校培养了他许多宝贵的品质,尤其是追求完美、刻苦钻研的精神,让他受益终身。面对镜头,赵院士也为广大金中学子送上了朴实无华的寄语,他说:“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在不久的明天担当起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为国家、为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

  点赞!祖峰因国歌响起暂停直播采访

  除了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学术大师,金陵中学还走出了许多文艺界、体育届的名人校友。昨天,曾出演《潜伏》、《欢乐颂》等热播剧的知名演员祖峰也特意赶来为母校送祝福。

  祖峰是金陵中学1989届毕业生,有意思的是,30年前金中100周年时,他以在校生的身份参加了活动,30年后,他又以知名校友的身份见证母校130周岁。面对直播镜头,祖峰谦逊地表示,很荣幸能够成为金陵中学这所百年名校的一份子,“在金中度过的初中三年,教会了我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一点对我影响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直播采访过程中,现场奏起了国歌,祖峰立刻建议采访暂停,转身参加升旗仪式,待国歌播放完毕后,直播采访才重新继续。

  组团告白

  老校友组团回家,进校先找钟楼和大礼堂

  得知金中130岁生日,许多银发校友自发赶来学校,为的就是看看当年的老建筑,找老师、同学叙叙旧。徐悲鸿的弟子、江苏省美术特级教师、97岁高龄的恽宗瀛坚持要回到自己曾经任教的地方看看。“母校的设施更现代化了!”“东课楼就是曾经的口子楼吗?”“体育场还跟当年一样充满活力哎!”校友们一边回忆,一边拿起手机这里拍拍,那里拍拍。

  “这个钟楼和大礼堂,还和我们当年读书时一样!”走在金中校园里,不时能听到这样的感慨,采访中,68届校友岳武陵向扬子晚报记者展示了当年读书时的校徽。他表示,中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而金陵中学教给他们“不断学习、坚忍不拔”的精神,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52届校友洪星华则把自己珍藏的毕业证书赠送给母校。

  师生校友真情表白 点赞金中校园文化

  身为一名金中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借着昨天学校过生日的机会,金陵中学的师生用各种不同的回答点赞母校。“金陵中学的学生不仅智商高,情商也很高。”金陵中学教师代表郑子龙告诉记者,“这与学校百年来的育人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有着一脉相承的关联。”

  高二12班的孙陈喆同学在第3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得江苏赛区一等奖,在他看来,金陵中学既有严谨的学习氛围和科学的管理,又能够尊重学生个性,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氛围,这让他感到尤为可贵。“我们学校的体育课开得足,而且是分项教学,我自己就选择了篮球,体育课程能够和同学一起来场比赛,让大家都觉得很过瘾!”孙陈喆告诉记者,轻松有趣的社团活动和体育课程,让我们在学习之余也能培养开阔的眼界。

  还有众多金中校友在直播留言区“排队”点赞母校。“作为一名高二学生的家长,看了直播很激动,祝金中越来越好!”“孩子是金中毕业的,现在在国外读书,祝福金中!”“金中的每一寸地方都渗透着美。”“金中的孩子综合素质特别出众,让人佩服。”

  历史回顾

  130年金中走出26位两院院士

  南京市金陵中学创建于1888年,历经汇文书院、金大附中、南京十中时期,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学校于1988年百年校庆时更名为南京市金陵中学。

  一百多年来,学校培养了近6万名毕业生,其中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中国科学院原名誉主席、杰出的工程物理学家吴仲华,美学大师宗白华,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吴敬琏,文史学家程千帆,建筑大师齐康,中科院院士、北大副校长田刚,2016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鲍哲南等一批科技精英与人文大师。校友中目前获知的两院院士有26位。

  学校秉承“诚、真、勤、仁”校训,践行“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在传承学校百年优良办学传统基础上,孙夕礼校长倡导的“开放办学、科学管理、内涵发展、张弛有度、自由成长”的金陵中学教育生态正逐步形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